-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发展变革探讨(第五讲第六讲)1
一、陷入全面危机的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官僚士绅的制度,是一种与单一化的小农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在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中国传统教育陷入了全面的危机。 传统教育的危机 传统教育下无人知晓洋文,无法与洋人谈判、打交道。 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根本不知机器、电报、铁路、火车等为何物,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将这些看做“奇技淫巧”加以鄙视。 传统教育体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满足已经变化了的社会需求。 二、洋务教育的兴起 洋务派:统治阶级内部具有变革意识的当权派 主要代表人物:奕忻、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二)洋务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1、设立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1862年设立,1866年增设算学馆,由一所专修外语的学校转变为一所综合性学校。 课程设置上中西兼学,采用班级授课制,聘请有大量的外国教习,管理上亦受制于列强。 意义:近代历史上仿照西方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模式,标志着“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3、书院改制 即对科举制度、旧式书院及学塾进行局部改良,在旧书院的形式下注入新的教育内容,使旧式书院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形式(如班级授课制)逐渐接近于新的学堂。 洋务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转型的发端?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日本教育近代化相比差距在哪? 日本教育近代化从一开始就把废除儒家教育制度、建立近代的教育制度作为目标,除旧布新,成功完成了对儒家教育体系的转换。 中国的洋务教育并不是在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全面改革,而只是地方官员为应付时势而采取的新教育措施。 由于从一开始就没有统一的规划,在实际的运作中只布新而不除旧,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不是直接的。这就决定了洋务教育的规模是很小的,造成的影响力也是零星而分散的,远远未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规模和学制。 (四)洋务教育的新旧冲突 在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科举与学堂、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价值与近代价值之争,都必然会程度不同地遇到来自绵亘已久的文化传统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双重挑战,从而规定了洋务教育展开的曲折轨迹及其历史命途。 (五)洋务教育具有的开创性意义 (二)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四、“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递减科举取士的中额; 废止科举:1905年 1905年,在上海的《图画日报》上刊登的一则小故事——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时代的真实反映。 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三篇论文,奠定他的相对论世界地位; 俄国爆发了1905年革命; 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 你认为科举制度应不应该全盘否定? (二)新学制的建立 1901年发布《兴学诏书》;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兴办学堂 学校发展速度非常快,数量惊人。据统计: 1902年,全国学生人数为6912人; 1905年,已发展为258876人; 1909年,初等学堂数就突破5万,人数超过153万;中等学堂达到460所,人数40468人;高等学堂110所,学生达到20672人;师范学堂数为415所,学生人数28572人。 2、颁布学制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人主持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葵卯学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制。 癸 卯 学 制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在中央设立学部(1905年),统管全国教育事务; 各省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教育工作; 各府、县设劝学所,负责管理地方学务。 教育宗旨的厘定: 1906年学部颁布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四)正视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一是把教育与维护延续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相结合; 二是促进乡村教育的普及; 三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程序。 在科举时代,书院、私塾、义学、宗族学堂等教育机构遍布乡村、民间,尽管它们是服务于科举考试的,但由此普及了初级的教育。 在科举时代,中国许多地方农村的识字率是比较高的。据估计:男的已达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