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体会.docVIP

23例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例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3例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体会 王奎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医院 134702) 【中图分类号】R730.2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6-0209-02 【摘要】 本文报告了23例应用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应用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鱼肝油酸钠 口腔粘液腺囊肿 囊内注射 口腔粘液腺囊肿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小唾液腺潴留性囊肿,它是由粘液腺排泄受阻腺体内分泌物潴留与腺泡内形成的一种囊肿。以往临床治疗常用手术摘除或囊内灌注碘酊等方法,但有术后复发或反映较大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近年来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液囊腔内注射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性别分布为:男10例,占43.5%;女13例,占56.5%。病人年龄范围9~55岁,众位年龄是29岁。 1.2 病变部位 本组23例口腔粘液腺囊肿部位部分情况如下:下唇内侧20例,舌腹部2例,舌下区1例。其中囊肿部位以下唇内侧占绝大多数,为87.0%。囊中直径5~8mm多见,最大者15mm。舌下区的囊肿均非舌下腺囊肿。 2 治疗方法 患处用1%PPV-Ⅰ溶液消毒后,用带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囊肿,尽量抽去囊液,抽囊液有困难时可在囊肿外加压挤出囊液,留针头,取下针筒。再把备好的5%鱼肝油酸钠注射液针管接于针头上,缓缓注入囊内,注入量根据囊腔的充盈度和局部反应而定,一般不宜超过抽出量的1/2,大的粘液腺囊肿可隔10天反复多次囊内注射。注射后,必要时给头孢氨苄预防性感染3天(视局部是否有充血或糜烂而定);同时给与口服地塞米松,每次0.75mg,每日3次,共3天,以减轻局部不良反应。 3 结果 23例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囊内注射鱼肝油酸钠10天后复诊,16例在注入当晚有轻度局部肿胀,其中3例伴有低热,次日即消退。复诊检查23例患者囊肿均明显缩小,其中20例局部只有一小肿块,触无明显囊性感。余3例进行第二次鱼肝油酸钠囊内注射,其1例行第三次囊内注射。结果23例囊内注射病人到目前无一例因复发而复诊,其中18例治疗后局部有硬块的病人在囊内注射后1~1.5个月内复诊,检查时发现局部硬块已不存在,并对11例进行0.5~1年跟踪随访,均未见囊肿复发。 4 典型病例 于某某,女,25岁,个体商户,发现右舌尖部逐渐增大鸽蛋大小无痛性肿块半年来我科门诊,未曾治疗。检查见:右舌尖腹测粘膜下层至肌层有一直径15mm大小的肿块,触质软,穿刺得蛋清样液体。诊断为舌部粘液腺囊肿。治疗时抽出蛋清样液体约2ml,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1ml行囊内注射。10天后复诊见右舌部肿块明显缩小至直径8mm左右,再次用鱼肝油酸钠0.4ml行囊内注射。再10天后复诊查肿块直径4mm大小,第三次用鱼肝油酸钠0.2ml行囊内注射,半个月后复查右舌部无任何肿块。 5 讨论 5.1 粘液腺囊肿(mucoceles)系由于粘液腺排泄管受阻腺体内的分泌物潴留于腺内,使腺泡逐渐膨胀而形成囊肿。阻塞原因多系损伤,有时是多次反复损伤,以后形成痛性瘢痕,挛缩而阻塞排泄管。它多发生于下唇及舌尖腹部,位于粘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粘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疱,形似水疱。易被咬破,破裂后愈合,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从本组病例看男女间发病率基本相等,无明显差异;年龄主要分布于30岁左右。发病部分主要在下唇内侧粘膜上,占整个病例的87.0%,这与发病原因密切有关,因下唇内侧粘膜在进食咀嚼时易被咬伤。 5.2 以往口腔粘液腺囊肿治疗上常用手术摘除或囊内用碘酊、三氯酸等烧灼性药物灌注方法,但手术有时阴不彻底或损伤附近腺体造成原囊肿复发或附近新囊肿产生,烧灼性药物囊内注射治疗局部反应较大,若操作不慎易造成囊肿附近粘膜灼伤。 5.3 鱼肝油酸钠溶液是由鱼肝油中提取制得的脂肪酸钠灭菌水溶液,每1ml含鱼肝油酸钠50mg、苯甲醇20mg。它是一种血管硬化剂,主要用于血管瘤、下肢静脉曲张、内痔等症,其机理是囊肿注射后,使囊腔组织纤维化,瘤腔闭锁,致肿瘤缩小或消失。有人用于治疗鼻前庭囊肿获得满意疗效,其治疗机理是药液在囊内引起无菌性炎症,使上皮组织蛋白凝固,失去活性,不再分泌囊液,上皮下组织肉芽组织增生,囊壁纤维化,血管闭塞,最后软化而痊愈。口腔粘液腺囊肿和鼻前庭囊肿病理学表现是相似的。笔者采用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同样取得良好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