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心理护理 刘玉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呼吸机作为一项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有些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导致撤机失败,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负担,现对我科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呼吸机;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04-01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抢救危重患者时呼吸机的使用已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长时间依赖呼吸机的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远远超越了疾病本身对其所造成的影响。我科近期收治1名呼吸衰竭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持续使用呼吸机37d,临床治愈出院。现将她在呼吸机治疗期间的心得体会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6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主要咳白色泡沫黏痰。每年在季节变化时都会发作,症状可达2~3个月,反复住院治疗。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2013年1月因患者突然出现病情变化,遵医嘱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使用呼吸机37d,途中多次给予脱机。   2心理分析   患者在突然出现病情变化,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因患者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不能脱机,病情得不到明显改善,使其情绪低落、紧张、恐惧、怀疑心理。经临床观察和治疗,本例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也存在很多心理矛盾。   21孤独感和排斥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脱离了熟悉的环境,生活不能自理,正常的交流受到限制,只能依靠手势,纸,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承受着躯体伤痛及心理落差的痛苦和不适,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22烦躁和抑郁感:长时间使用呼吸机造成不适且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无奈,烦躁焦虑,对是否能够康复产生怀疑,在治疗过程中又反复撤机不成功,使患者丧失信心,又转变为抑郁状态。   23怀疑和恐惧:患者神志清醒且精神饮食欠佳,并且长时间使用呼吸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产生恐惧的心理,感觉病情治愈无望,感到死亡的威胁,随之而来的是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怀疑以及不确定。   3心理护理   经过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后,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总结出一下护理方案:   31触摸疗法:触摸在人类成长及相互关系的发展中和在治疗、护理中起者重要的作用[1]。在与患者交流或者做治疗的过程中,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交流时可触摸患者的肩部或握双手,使患者感受被重视和关心,消除其被抛弃感,孤独感,增加其生存的信心。   32疏导法:这是贯穿患者治疗方法的始终,在治疗前向患者解释目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中,多与患者沟通,也可讲述同种病例成功治愈案例,沟通时使用勉励性语言,耐心讲述病情好转的临床表现,并询问其生活需要,使患者对临床治愈有足够的信心。在治疗后期,告知患者脱机的重要性,并定时的撤机,从而降低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心理,消除其紧张与恐惧心理。   33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有助于患者放松和减轻机械通气造成的心理压力[2]。在护理实践操作中可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喜好,听患者喜欢的音乐,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能转移注意力。   34亲情疗法:使患者倍感安全感和依靠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因为患者长时间处在活动受限,交流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治疗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患者对亲情关怀的需求增多。首先我们应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消除疑虑,增加其信心,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与患者接触时,传递正能量,经常安慰和鼓励患者,讲述同种病例治愈案例,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对生存的渴望。   35肢体语交流法:肢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达情感交流,信息交流、还有标记动作、指示动作、调整动作、适应动作等进行交流[3]。指导患者经常应用肢体语言(比如手势、口型、表情等)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学习患者基本掌握了口渴,饿了,吸痰,大便等一些简单的想法对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我们针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顺利进行各项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喜梅,魏新.气管插管患者的需要调查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33(2):63   [2]王兰,刘荣珍,杨彩虹.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压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2):66   [3]陶明,韦秀碧.非语言交流在脑出血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