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腹横纹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下腹横纹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应用
张志国 薄新萍(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848200)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98-01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106例。结果 10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天,1例术后4个月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2岁以下患者。
2008年8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106例,均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进行治疗,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性患儿,其中1~2岁64例,2~3岁28例,3~7岁14例,2岁以下占本组60.37%,有疝嵌顿病史18例,占16.98%。
1.2 手术方法
取患侧下腹部耻骨结节上横行顺皮纹小切口,相当于腹股沟外环口所在体表投影上,切口长约1~2cm,切开浅筋膜后,将切口向外下方牵拉,找到外环口腹外斜肌腱膜的内外两个脚,即可确认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直至提出疝囊,切开后距疝囊颈约2cm处横断疝囊,牵拉近端疝囊并向内环口剥离,至腹膜外脂肪处贯穿缝扎疝囊颈(关闭鞘突),精索创面、疝囊横断处严密止血,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缝合浅筋膜,切口皮肤做皮内缝合。
2 结果
106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10~40min,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1~6天,平均4天,术后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1例术后4个月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给患儿带来身心创伤更大,其疗效不确切(复发率高),并发症较多而严重(如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近年来,微创技术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及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1],但腹腔镜操作一般需在??部打3个孔(或1个孔),且术者尚需具备熟练技术,并有较完善的器械作保证。因此,在多数医院里,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仍是首选方案,尤其是直接经外环口结扎疝囊的方法,下腹横纹小切口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切口小,直视下操作对腹股沟管的损伤较小,术中不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副损伤小[2],切口选在下腹部与皮肤纹理一致的横切口,皮肤切开处皮内缝合,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采用疝囊(鞘突)高位结扎术就可达到目的,腹股沟管壁修补术很少用于婴幼儿,小儿斜疝发生除发育过程中遗留的疝囊鞘突未毕外,腹股沟区多无肌肉薄弱因素[3],即使有暂时的腹壁薄弱区,通过以后的发育多能自行得到加强,故手术治疗时仅需作高位结扎即可,无须修补。因此,绝大多数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时,不必像成人那样充分暴露腹股沟区周围的解剖结构,由于婴幼儿腹股沟管短小(约1~2cm),在外环口就能容易地将疝囊、腹膜拉出,结扎疝囊颈(关闭鞘突),不打开腹股沟管,经外环口途径行疝囊(鞘突)高位结扎术,由于手术步骤较经典的经腹股沟管途径简化,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通常25min以内,配合熟练者仅需15min。同任何手术一样,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者的经验有一定关系,但是,由于本法不必切开和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可以减少对腹股沟管周围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损伤,可避免因不慎将腹外斜肌腱膜和精索组织相缝合而引发的医源性高位睾丸,由于是在腹股沟管外离断疝囊,近端疝囊约有2cm以上,这就使菲薄的疝囊壁剥离时被撕裂或部分滑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有利于疝囊的完全结扎,而这又是防止术后复发的一个关键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这种术式成功的关键。该手术方式仅适合腹股沟斜疝患儿,尤其是2岁以下患儿,大龄儿童由于腹股沟管变长,已不适应这种手术方式,仍应采用暴露腹股沟管的方式,根据患儿机体发育的情况,我们将年龄界限控制在7岁左右;疝囊太小(位置较高)者,需打开腹股沟管才有可能找到疝囊;内环口缺损较大的斜疝,也应该解剖腹股沟管,有利于术中缩小内环口以减少复发,本组1例术后4个月复发就是内环口缺损过大,未解剖腹股沟管修补内环所致。
参 考 文 献
[1] 刘玉祥,程峰,周坤,等.一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一例.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2.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果知识培训榴莲.pptx VIP
- 《无人机概论》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 EN10346:2015_连续热浸镀钢带产品交货技术条件中文版.pdf VIP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pdf VIP
-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星座状态监控平台.pdf VIP
- 东风螺粉状配合饲料 .pdf VIP
-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pptx VIP
- 2022版三甲评审资料 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方案(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