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吴翠芳(甘肃省靖远县中医院 甘肃靖远 730600)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2-0251-02 乳腺增生病,为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高,门诊就诊率高。此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不乏青春期患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与生活。笔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6月-2009年10月对2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及西药对照组治疗观察,进行疗效比较。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0例均为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70例和西药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18~53岁,平均34岁,单乳发病55例,双乳发病115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对照组年龄19~50岁,平均32岁,单乳发病5例,双乳发病45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 1.2 临床表现 患者乳房胀痛或刺痛,可连及胸、腋,触之疼痛明显,部分有经前加重,经期乳房增大,经后缩小;症状稍减轻者,有月经紊乱、口苦、胸闷及情志症状,亦有部分患者伴有小腹疼痛,腰膝酸软。 扪及一侧或双侧乳腺出现一个或多个片块型或结节型、条索状包块,韧而不坚,触痛明显,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移, 1.3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乳腺红外线检查,确诊220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病标准。 1.4 排除标准 无结块之乳痛症、乳癌、纤维腺瘤、乳腺结核等不在观察之列。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补肾活血,中药内服。基本方: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桔梗10g,瓜蒌15g,桃仁10g,三七粉6g(冲服),桔核15g,皂刺15g,浙贝15g,鳖甲20g(先煎)。 疼痛明显:加川楝子10g;口干苦:加柴胡10g,黄芩10g;心烦易怒:加郁金10g,丹皮12g,夏枯草15g;结块较大:加海藻15g,昆布15g,三棱10g,莪术10g;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加地骨皮15g,阿胶10g(糕化),龟板12g,远志5g,茯神20g;乏力:加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大便干者加肉苁蓉15g;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加仙灵脾各10g,牛膝10g,杜仲15g,川断15g。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连服15-20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 2.2 对照组 黄体酮,维生素E,谷维素,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标准: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乳房肿块消失,无周期性疼痛,红外线检查正常;②好转:乳房肿块体积缩小,变软,疼痛明显减轻,红外线复查证实增生程度明显减轻;③无效:临床病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障碍,引起雌、孕激素平衡失调。由于本病症状常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因而一般认为其发生与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增多或相对增多有关。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乳癖”。乳癖的病因从中医的发病观点来认识,是由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乳房肿块和疼痛。好发于青年女性,乳房肿块及疼痛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而这一类型又以乳痛症为突出的症状,中医辨证属于“气滞型”。病者除了乳房结块疼痛外,尚可有经前情绪郁闷或烦躁、月经紊乱或提前,中医辨证为肝血不足、气机不足,治疗用滋阴养血、柔肝、舒肝理气的药物。另一型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结块而乳痛的症状没有气滞型明显,伴有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而色淡或月经淋漓不尽,还可见排卵出血,伴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等肾虚证候,本型中医辨证为冲任失调型,治疗用温补肝肾、调摄冲任的药物。 目前西医对本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对抗治疗,但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治标不治本。而手术切除,对患者来说易留瘢痕,又影响美观。中医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最佳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消除肿块、从整体上调节的功能,而且有效率高,无副作用,很受患者欢迎,自动寻求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很多。 参 考 文 献 [1] 周殿元,周正端.现代临床医学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316. [2] 朱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