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分析 牟建华 (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医院 150200)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415-01 结肠癌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一般都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很少有用中医的治疗,本文报道一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病例,我院从2001年至2003年~共收治9名结肠癌病人,该组病人都是右伴结肠癌、左伴结肠癌及横结肠癌,年龄30-50周岁之问,一般无阳性体征,都是通过B超检查、电子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为结肠癌,我们首先为患者做结肠癌手术,再用中医中药去巩固治疗。 患者在术前必须清洗肠道,应用抗生素及抗菌素,在切除结肠的同时要彻底清除结肠病变周围的淋巴结,还应注意手术步骤及手术操作方法的研究,应从健康部分开始切除病变,尽量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反复刺激,保护好其它部位,现行结肠癌的根治术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切除方法,但在手术过程中应首先阻断病变区域的血液循环,再清除周围的淋巴结,这种切除方法有很多的优点,可防止结肠切断端癌的残留,在病变不受刺激的状态下,确定切线的位置,这样手术操作方便,在确定切除范围先用血管钳试夹血管,观察肠壁动脉跳动的情况和肠管的色泽,以确定是否与切除的范围相符合,然后再行切断结扎,在要行切除吻合的部位,先清除肠管上的脂肪垂,注意尽可能在脂肪垂的颈部切断,不要牵拉过紧,以免损伤终末端动脉的分支,使切除后的两端留有足够的血运,切除肠段后将两断端靠拢,在断端两角做牵引线,必须把肠系膜缘及相应的结肠带对齐,以防吻合口扭曲,缝合后壁和前壁,修补细膜的缺口,这样可在直视下解剖手术,有利于避免结肠癌的残留,在阻断循环的同时,防止血行扩散,这样有效的控制癌细胞的血道扩散。减少病变的刺激,防止癌细胞的脱落,及医源性癌扩散,这样在切除结肠的整个过程中节省手术时间,而且腹腔内手术干净利落,促使切口愈合良好,待排气后进流食,暂不用放疗及化疗和免疫疗法,可避免肌体的损伤,行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施治 辨清虚实:结肠癌通过手术治疗后一般患者都存在着消瘦、排便困难、腕腹胀满等虚证或虚实夹杂,在治疗中离不开清利湿热、化瘀行滞,在辨证治疗时要注意清热与瘀治的偏重不同。 1、辨证分型:脾肾寒湿型患者,一般都是面苍白、喜睡懒动、肠鸣、形体消瘦、腹痛喜热、肢体寒冷、苔白脉沉细。方药:祛寒胜湿,温肾健脾,以白术、云苓、肉蔻、黄芪、党参等温补脾肾,以干姜、大枣温中,老鹳草燥湿胜湿。常用经验方:党参10g、白花舌草30g、败酱草30g、自术25g、云苓10g、肉蔻15g、苍术15g、紫丹参15g、土贝母15g、白茅根30g、瞿麦12g、生枳实12g。 2、湿热瘀毒型:腹胀、腹痛、痛处拒按,时按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数,方药以清热解毒,理气化滞,祛瘀攻积,以三棱、丹参、莪术活血攻积,以川楝子、木香、厚朴,以半枝连、土茯苓、尾连、败酱草、红藤、儿茶理气化滞。常用经验方:丹参15g、莪术20g、三棱20g、银花25 g、川楝子15 g、桃仁10g、厚朴20g、木香15g、红藤10g、川军10g、槐角10g、生地15g、白头翁15g、炮山甲6g。 3、脾虚湿热型:腹痛拒按,面黄乏力,腹胀气短,苔黄腻,脉滑数,沉细滑,方药:清热利湿,健脾理气,以生苡仁、云苓、苍白术健脾利湿;元胡、厚朴、川楝子理气化滞,黄柏、川连清热燥湿,公英、龙葵、败酱草、藤梨根、白头翁清热解毒。常用经验方:白头翁12g、乌梅9g、当归lOg、川楝子15 g、龙葵10g、败酱草20g、白英9g、秦皮12g、谷芽15g、生地15g、藤梨根10g。 4、气血两亏型: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方法:益气补血,扶脾益肾,当归、党参、黄芪,补气补血,枸杞子、菟丝子扶脾益肾。常用经验方:党参30g、当归15g、黄芪30g、白芍15g、熟地20 g、川芎15g、生麻5g、苡仁20g、炒白术20g、枸杞子30g、菟丝子15g、炙干草10g、肉桂5g。 5、肝肾阴虚型:见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呜,腰酸盗汗,口苦咽干,舌质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弦。方药: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以黄柏、生地、枸杞子、滋补肝肾,白芍、茯苓、败酱草清热解毒。常用经验方:生地15g、知母10g、黄柏20g、白芍15g、山株萸12g、枸杞子30g、女真子15、麦冬15 g、山药20 g、茯苓15 g、败酱草25g、牡丹皮10g。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本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其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