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倍子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五倍子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
黄文福(永丰县人民医院 331500)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307-02
【摘要】 五倍子鞣质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本文通过选用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亲水性物质为基质原料,将五倍子制成巴布剂。并通过q检验和L8(27)[1]正交实验设计,对五倍子提取工艺和基质配比方案进行了比较。q检验结果及综合其他方面考虑表明:5%醋酸提取为最佳工艺。L8(27)正交实验就制品的成膜性、粘性、伸展性进行了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桃胶:西黄耆胶:甘油:PVA17-88:ZnO的配比以2:1.5:3:0.5:2为最佳。
【关键词】 五倍子 巴布剂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五倍子,始载《开宝本草》,为倍蚜科昆虫角倍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主要成分是五倍子鞣酸,以及少量的树脂、脂肪和淀粉等,该药内服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等功效[2],临床上多用于外敷,治疗各种出血症、炎症、肿痛等[3]。最新研究表明,五倍子具有收敛、抗菌等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临床上多习惯将五倍子知成软膏、糊剂使用,传统剂型存在着保湿性能差、致敏性、刺激性强、久置后粘性下降而影响疗效等缺点;巴布剂,具有保湿性能好、贴敷性好、无致敏性和刺激性、易清洗、易剥离等优点。五倍子巴布剂取代鞣酸软膏、五倍子糊剂等,可以克服五倍子传统剂型的保湿性能差等缺点,提高疗效。
研究方法
1.1 五倍子提取工艺比较
根据中医药化学理论[4]及中医临床应用习惯,设计如下:
1.1.1水提取:五倍子粗粉,加5倍量水,加热回流0.5h,抽滤、滤渣再分别加5倍量水回流2次,每次0.5h,抽滤,合并滤液,水浴蒸发除水,105℃干燥至恒重。
1.1.2醇提取:五倍子粗粉,加5倍量乙醇,冷浸16h,抽滤,滤渣以同样方法冷浸16h两次,抽滤,合并后回收乙醇,残留物水浴上蒸干,105℃干燥至恒重。
1.1.3酸水提取:五倍子粗粉,加5%醋酸5倍,回流0.5h,抽滤,滤渣加5倍酸水重新回流2次,抽滤,合并滤液,水浴除去溶媒,105℃干燥至恒重。
鞣质含量测定[9]
1.2分别取上述三种提取物粉末适量称重,精密称定W 置锥行瓶中,加水150ml,水浴上加热30min,冷却后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滤过,滤液作供试液。
1.2.1总水溶性成分的测定:精密量取供试液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3h,称重(T1)。
1.2.2不于皮粉结合的水溶性成分的测定:精密量取供试液100ml,加皮粉(干燥品)6g,振摇15min,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蒸干。残渣于105℃干燥小时,称重(T2)。
1.2.3皮粉水溶性部分的测定:精密量取水100ml,加皮粉(干燥品)6g,振摇15min,滤过,精密量取25ml,蒸干,残渣105℃干燥3h称重(T0),则有:
鞣质含量%=(T1-T2+T0)/Wtimes;100%,W为取样量重(干燥品)。
因此可看出任何两种工艺之间差异都较显著,以醋酸水提取工艺最佳。
2 样品基质制备
取桃胶加水溶解;PVA17-88热溶备用;西黄蓍胶与甘油、ZnO混和,然后加入PVA和桃胶液,迅速搅匀,涂布于裱褙材料上,使成厚1mm,面积为40cm2,即为不含药的贴膏样品。
3 样品基质配比正交试验及结果
按上述制法进行预试,找出影响因素
3.1综合评分标准
3.1.1成膜性:成品平整、贴??皮肤表面揭起不粘皮肤、易剥离、不融化,作满分(100)计;
3.1.2粘性:贴于皮肤24h不脱落,作满分计;
3.1.3涂展性:涂膜均匀,无组分析出、易涂平整,作满分计
4 方差分析
5 讨论
〈1〉巴布剂是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物质为基质原料与中药提取物制成的贴膏剂。本人利用制剂室实验条件,对五倍子的提取工艺作了比较,并通过对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显著性的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和基质配比方案;
〈2〉该巴布剂成品的不良反应、药理药效、临床疗效有待作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观察。
参 考 文 献
[1]张春华,周永治.数理统计方法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984:151—159.
[2]高等医药教材编审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境内医疗器械变更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参考) .pdf VIP
- 结核分枝杆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x
- 中纤板电器基础详解.ppt VIP
- 社交礼仪——饮茶礼仪(课件-PPT).pptx VIP
- 基础护理学说课-姜丽.ppt VIP
- 河南诗词大赛题库及答案2024.doc VIP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附最新案例】(77页).pptx VIP
- NB/T 35054-2015_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pdf
- (完整版)无菌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