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胆缺如漏诊1例并原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先天性胆缺如漏诊1例并原因分析
冯影 张为民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关键词】 先天性胆囊缺如;畸形;漏诊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69-0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右上腹痛7年,加重3月”入院于2013-04-05。患者7年前始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伴有右腰部酸胀不适、恶心,未呕吐,无腹泻,曾行彩超示胆道结石(具体不详),予以抗炎治疗后好转,每年发作2~3次。1年前因右上腹痛就诊外院查彩超胆囊未显影,胆总管直径12mm;肝内胆管扩张。3月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发热、畏寒、寒战,体温38℃,恶心,未呕吐,无尿黄,抗炎治疗后疼痛缓解,抗炎治疗间歇再次疼痛。来我院查彩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结石可能。入院查体:神清,T36.0℃,HR68次/分,肤目无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肝区无叩痛,右腰部叩击不适。辅助检查:入院前彩超:胆囊显示不清。肝门区胆管宽14mm,内见26mm的高回声,后方伴淡声影;左肝内胆管宽5mm,右肝内胆管宽7mm,内见气体样强回声。入院后腹部CT:胆总管下段管壁增厚伴肝内外胆管积气扩张,胆囊炎。血常规:白细胞8.8times;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2%。CA199 13.0U/ml(参考值0~27.0U/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0U/L,谷氨酰胺转肽酶 165U/L,碱性磷酸酶215U/L。直接胆红素9.5umol/L。经十二指肠内镜胆胰管造影(ERCP):胆总管明显扩张,胆管中段见结石影,约2.0cmtimes;1.8cm,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出少量结石,给予塑料支架(REF:TTSO-8.5-8)置入,胆囊未见显影,胰管未见显影。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伴扩张。2013-04-11手术,剖腹探查:大网膜、十二指肠与肝右叶脏面粘连,十二指肠与肝脏面相当于胆囊所在部位粘连紧密,仅贴肝脏分离十二指肠亦破损,予以修补。分离十二指肠后,于胆囊床未见胆囊,可见纤维脂肪组织。于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镰状韧带、小网膜囊均未见胆囊。术后造影检查未见胆囊显影,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
2.讨论
先天性胆囊缺如于1701年由Lemary医生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胚胎第2周左右,腹侧中央的内胚管发出原始肝憩室。这一肝憩室逐渐伸长,最终形成肝管和胆总管。胚胎第4周,又一分支从更接近肝憩室的尾部发出,发育成胆囊管和胆囊。若胆囊管未能形成或刚形成即被损伤,则可能会导致先天性胆囊缺如。Singh[1]等将其分为3种类型:①多发性先天性异常型(12.9%);②无症状型(31.6%);③有症状型(55.6%),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胃肠道症状以及少数伴有黄疸。该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为有症状型。
术前未能对先天性胆囊缺如做出诊断,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对先天性胆囊缺如认识不足。先天性胆囊缺如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文献报道其发生率0.013~0.075%[1,2]。该患者虽彩超提示胆囊显示不清,ERCP提示胆囊未显影,但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经验不足,且CT提示胆囊炎,未想到该病的可能性。(2)不论何种胆道造影方法,均有一定的胆囊管不显影率。ERCP是近年来胆道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一项重要进展,但并非所有患者ERCP胆囊管均显影。由于胆囊管不显影情况的存在,导致未能想到该病可能。(3)患者行CT检查提示胆囊炎。术后再次阅片并结合术中所见???考虑是误将十二指肠认为胆囊。(4)该患者有胆总管结石,满足于该诊断,未能进一步探究彩超所提示的胆囊显示不清原因。
为降低漏诊或误诊率,笔者认为需:(1)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彩超或ERCP、CT等检查提示胆囊显示不清时,需考虑到胆道系统畸形可能。(2)认真对待检查结果。彩超是胆囊疾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对彩超提示的胆囊萎缩、充满型胆囊结石患者需提高警惕,采用多种检查手段辅助诊断,以免漏诊误诊。CT较为直观,但仍有可能误将紧贴肝脏的十二指肠当做胆囊,本例即是。(3)因合并胆道系统其他疾病就诊患者,发现胆囊异常,不能忽视合并其他疾病可能。
【参考文献】
[1] Singh?B,?Satyapal KS,?Moodley J,?etal. Congenital absence of the gall bladder. Surg Radiol Anat[J].?1999;21(3):221-224.
[2] Turkel?SB,?Swanson V,?Chandra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