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护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与护理 夏丽艳 李 煜 唐 超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6-0221-02 【关键词】 小儿先天马蹄内翻足 护理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先天足部畸形。其发病率约占千分之一,男女病患比例约为2:1,单侧稍多于双侧,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此病患儿约120例,经过早期矫正畸形后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性88例,女性32例,双足56例,左足与右足比例几乎相等。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0岁。 2 治疗方法 此病从治疗效果分析分为松软型与僵硬型两类. 2.1松软型占70%,表现为畸形较轻,足小,皮肤及肌腱不紧,可容易用手法矫正,适用于3个月以内婴儿,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很重要,一般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手法必须轻柔,稳定有力,防止发生骨折。 2.1.1方法如下 一手执握小腿下段两踝及后跟,另一手将足外展,外翻,用以矫正内收和内翻。待数周后已有收效时可接着将足外翻和背屈,以矫正内翻和跖屈畸形,并对足外缘被延伸的软组织和肌肉进行按摩,矫形步骤应先矫正内收,后内翻,最后矫正内翻和跖屈畸形。以上手法应按顺序进行,因为内收畸形未予矫正时,舟状骨位于距骨头的内侧,矫正后则位于距骨前方,此时其前后足的负重线在同一直线上,使畸形不易复发。手法扳正每天重复轮换进行50-100次,2-3个月后,可采取支架将其维持在矫正位置,直到1周岁。 2.1.2适用于1岁以内患儿的最常用方法是石膏矫形法。手法矫正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跖屈畸形,再用石膏管型固定矫正,膝关节保持屈曲位。2个月内患儿1-2周更换石膏一次,较大患儿每隔3-4周更换一次,石膏矫形需维持3-6个月。畸形矫正后用石膏管型维持2个月,此后改穿矫形鞋半年至一年。 2.2僵硬型,临床表现严重,柘面可见一条深的横行皮肤皱褶,跟骨小,跟健细而紧,呈现严重马蹄内翻,内收畸形,手法矫正困难。随着年龄增长,畸形严重,足背外侧缘出现滑囊和胼胝,患侧小腿肌肉较健侧明显萎缩。 2.2.1适用于1-3岁患儿或保守治疗失败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足内后侧广泛软组织松懈术(Turco)。术后,将足、小腿与大腿石膏管型固定(膝关节应屈曲)。6周后去石膏和克氏针,更换石膏管型固定,并负重行走3个月。畸形矫正后,去石膏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穿矫正鞋半年至一年。该手术切口容易关闭,愈合良好。 2.2.2适用于3-6岁由于腓骨肌无力引起的马蹄内翻足患儿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肌腱转移术。手术时应注意被转移的肌腱要从韧带下通过,方向成直线,不可扭折。 2.2.3适合于10岁以上,仍未矫正的或复发的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是三关节融合术,此方法是本病晚期治疗方法,因此根据年龄、畸型程度,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足够时间的外固定,才可取得良好矫形效果。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患儿的心理护理,患儿的父母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思想负担重,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对患儿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耐心倾听患儿家长的述说,对家长给予同情、理解、支持和帮助。6个月以内患儿尽量满足其生理需要,6个月至3岁患儿满足其合理需求。对较大儿童要主动接近,消除其孤独和寂寞感,鼓励、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石膏护理 患儿由于下肢肥短不易固定及小儿无法诉说,对婴幼儿尤其是小于1岁的患儿容易造成石膏滑脱,术后用较多衬垫,长腿管形石膏固定于屈膝70-80度、踝背伸0至10度,足外翻及前足外屈位,同时保持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位。术后8h内石膏未干燥前给予纵行切开石膏,并用绷带缠绕石膏,防止患肢肿胀,密切观察患肢足趾的血运、温度感觉及趾端活动情况。术后2周拆线如有残余畸形,应适当手法矫正,仍用长腿管形石膏固定4周,术后6周去钢丝逐渐负重。因患儿足持续生长,石膏逐渐变小,依情况更换合适的石膏,注意石膏的松紧和塑形,防止浸湿变形,并注意石膏与骨突部位是否摩擦,石膏松脱、断裂,及时返院复查。 4 功能锻炼与出院指导 畸形矫正是否理想直接影响患儿今后的生活,手术治疗的患儿石膏固定要牢固,一般固定6-8周,拆石膏后坚持手法治疗一段时间,做足背伸、外展、外翻位活动、恢复关节活动,逐渐负重、练习行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