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15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15例分析
冯平1 高书图2 刘又文2 朱英杰1 段小波1(1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8;2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54-02
【摘要】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时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将我科采用全髋关节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评价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关节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强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1]。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采用全髋关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诊断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均为男性双髋受累,年龄33~56岁,平均41.2岁。AS病程10~23年,平均17.5年。根据Bath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X线分级法[2], Ⅲ级7例,Ⅳ级8例。髋关节伸直位强直12例,屈曲位强直3例,屈曲畸形30deg;~60deg;。术前Harris评分14~35分(平均26.0分)。
2 方法
2.1麻醉选择 10例行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5例因颈段强直采用鼻腔插管全麻。
2.2手术方法 取病人侧卧位,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切开关节囊并部分切除,沿大转子尖至小转子上1cm处的连线切断股骨颈并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暴露股骨近端,开口后用髓腔锉从小到大依次扩大髓腔;然后用髋臼锉削磨修整髋臼满意后,安装生物型髋臼,冲洗后安装配套聚乙烯内衬,安装生物型人工假体柄,安装股骨头试模,试行复位后,股骨头假体安装至假体柄,复位,见关节稳定,活动度好。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1年对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测量, 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3]对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3.2 疗效评定结果 术前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0~70deg;,平均20deg;。术后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改善为40~90deg;,平均70.5deg;。术后髋关节外展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8.2deg;改善为45deg;。术前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5~70deg;(平均32deg;),术后改善为0~23deg;(平均9.4deg;)。髋关节总活动为120~230deg;,平均187deg;; 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16.6分,术后平均93.3分。
4 讨论
4.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国外学者Sweeney,Joshi等[4-5]也认为全髋关节置换可以长期改善患者关节的功能Dudkiewic等[6]对1组平均年龄19岁(14~25岁)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炎患者的调查表明, 随访2~24年后, 该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疗效。
4.2假体的选择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对年轻,应尽可能选择生物型假体。
4.3髋关节骨性强直的处理 术者需注意:①需要进行股骨颈截骨才能将髋关节脱位;②头臼的关系需充分清理髋臼周围的软组织才能看清;③采用髋臼上缘来定位即选择髂前下棘下方1.5cm;④术前测量对术中掌握髋臼的深度有重要的意义。
4.4并发症的预防 本组假体松动发生率为18.4%,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0%。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轻柔操作,以及术后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
参 考 文 献
[1]KELLEY WN.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M].6th ed philadephiaSaunders,2001:18-24.
[2] Mackay K, Brophy S, Mack C,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vaadation of a radiographic grading systemfor the hip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e bo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adiology hip index[J]. 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