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第一单元 细菌的结构与生理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的染色方法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人工培养球菌杆菌螺形菌螺旋体第1节 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个体形态球菌(coccus)双球菌(Dip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四联球菌(tetracoccus)八叠球菌(sarcina)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细菌的各种形态示意图及电镜照片二、细菌的群体形态菌落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以菌落形式出现。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中,经一定的时间培养,细菌在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分裂增殖形成大量菌体细胞,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第2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G+ 菌与G- 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20-80nm10-15nm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60层1-2层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占细胞壁干重5%-20%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二、细胞膜为于细胞壁内紧包细胞质,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为脂层双层结构。生物合成功能物质转运分泌呼吸跨膜蛋白脂质双层三、细胞质 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 有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成细胞质内含有许多重要结构,常见有核糖体?与真核细胞不同,抗菌素作用部位质粒染色体外遗传物质,与遗传变异有关胞质颗粒异染颗粒等,可鉴别细菌四、核体是细菌的染色体,由裸露的双链DNA堆积而成,无核膜和核仁,又称拟核。第3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形在一些特殊结构,如鞭毛、菌毛、荚膜和芽孢等。炭疽杆菌肺炎链球菌荚 膜 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样物质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鞭 毛化学组成:鞭毛蛋白功能: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鉴定分类细菌鞭毛菌毛菌 毛化学组成:菌毛蛋白种类与功能:与致病有关与遗传变异有关芽 胞脱水而成,为细菌休眠形式功能与医学上意义: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可发芽成繁殖体有致病性有鉴别作用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第4节 细菌的染色方法一、革兰氏染色法细菌细胞微小,无色半透明,经过染色后,才能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染色方法很多。最常用最重要的是革兰染色法。初染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结晶紫碘液酒精沙黄二、瑞氏染色法三、特殊染色法(一)抗酸染色法 一般对细胞壁中含有丰富蜡质的细菌(如结核分支杆菌)染色。(二)芽孢、荚膜和鞭毛的染色法第5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二、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二分裂式生长,时间差别很大三、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一、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大多7.2-7.6温度: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气体:专性需氧,微需氧,专性厌氧,兼性厌氧渗透压第6节 细菌的代谢一、细菌的基本代谢过程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作用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类;色素;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三、细菌的分解代谢与生化反应氧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第7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一、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液体培养基中:混浊、沉淀、菌膜半固体培养基中:有动力(即有鞭毛),呈放射状生长。固体培养基中:看菌落形态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细菌的鉴定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分子流行病调查生物制品的制备饲料或畜产品降生学指标的检测第2单元 细菌的感染 正常菌群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耐药性第1节 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的概念在动物体各部分正常寄居而对动物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二、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体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生物颉颃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第2节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侵入动物体后突破宿主的防御功能,并引起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的能力。通常把细菌这种不同程度的称为细菌的毒力,即致病力的强弱。定性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定量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过测定LD50以及ID50来定量。物质基础细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与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毒素有外毒素与内毒素之分几个概念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