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治疗感冒88例疗效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88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88例疗效观察 李钊成(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东罗定 5272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375-02 【摘要】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 对88例患者辨证采用小柴胡汤加减内服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76例,好转10例,未愈2例,临床治愈率86%,显效12%,无效2%。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效果极佳。 【关键词】感冒(少阳病) 小柴胡汤 中医药治疗 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4-06-28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病例,经胸部X光拍片,三大常规检查,排除其它病症。 1.2 一般资料,本组共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3天,病程最长10天,最短1天。 1.3 中医辨证 参照1994-06-28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8例患者中,属风寒束表型6例,风热犯表型50例,暑湿袭表型32例。 2、治疗方法 以小柴胡汤辨证施治,处方:党参10g,柴胡12g,法夏10g,黄芩12g,炙甘草6g,生姜2片,大枣12枚,随症加减。年轻体壮者去党参;风热犯表者加银花、连翘各30g、牛蒡子12g;风寒束表者加蝉蜕、苍术各10g;暑湿袭表者加佩兰、藿香各10g;咽痛、咳嗽的加桔梗、杏仁各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 病案举例1: 杜某,男36岁,2008年7月10日初诊。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头晕、发热、微咳,咽痛等症,自购感冒药内服未见好转,来我科诊治。诊见:发热(38.℃),头晕微痛,少许咳嗽,口苦咽干微痛,嘿嘿不欲饮食,大小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为感冒,证属风热袭表,亦属《伤寒论》少阳病。辨证分析:风热外邪袭表,正邪分筝,正胜则发热;入少阳,邪在半表半里,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见口苦、咽干;手足少阳经脉起讫于目锐 ,且胆与肝合,肝开窍于目,邪热循经上干空窍,故头晕;风热之邪袭肺,肺气不利,则微咳。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风热之邪袭表入少阳之象。和解少阳法治之。处方: 柴胡、黄芩、牛蒡子、杏仁、蝉蜕、桔梗各12g;银花、连翘各30g; 法夏、佩兰10g,大枣10枚,生姜2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2剂后,感冒症状消失,精神好,食欲正常而获愈。 病案举例2: 江某,男,2岁。2009年3月1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反复发热(T38.5℃—39.℃)7天。患儿自3月10日起,因受凉后发热(38℃—39.5℃),伴鼻流清涕,少许咳嗽、纳呆、哭闹,在家请乡村医生诊治,服药后体温可退,但隔1—2天又复发热,于今天来我院诊治。诊见:发热38.5℃,哭闹、鼻流清涕,咽喉稍充血,间闻咳嗽声,皮肤无红疹点,大小便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指纹浮紫。中医诊断:感冒,证属风热袭表,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辩证分析: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风邪外侵,邪入半表半里之间,易热化,则发热。鼻流清涕,咽喉充血,唇红,微咳,舌质淡红,指纹浮紫,均为风热之邪袭表之象,治则清热解表,和解少阳。处方:柴胡6g,银花、连翘各10g,黄芩、牛子、桔梗、青蒿各5g,法夏4g,甘草2g,蝉蜕6g,二付,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完2剂后热退,身凉而获愈。 体会: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原文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乃少阳病之提纲。少阳受病之因,多由正气较弱,病邪易入少阳,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是阐明其故,致其所受之病邪,或由中风,或因伤寒,一涉少阳之枢,显出少阳病主证,治法即当施以和解,而有汗、吐、下三禁。因病不在表,则不可汗;病非里实,又不可下;病位虽在上焦,但非有痰实阻滞,自不可施用吐法。然少阳病有兼表兼里之证。则治法于和解中又有兼汗兼下之法。少阳病有从表面来者,有自发于少阳者,亦有里病向外而从枢解者。病入少阳,阳盛则易入阴明之腑,阴盛则多入三阴之脏。亦有病虽多日而柴胡证仍在,若患者正气尚旺,脾胃气和,亦不传变。故曰:“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更有少阳病经过误治或转为坏病,或兼其他变证,又当随证治之。少阳病之临床症状,与现代称为感冒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就是前几年的SARS及去年的甲型H1N1流感,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