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宗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docVIP

1宗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宗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宗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吴慧霞(广东省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阳江 529500) 【中图分类号】R15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334-02 2011年9月2日,广州某美容美发连锁机构153人到阳江市海陵岛试验开发区闸坡镇旅游,在金鸿渔村进餐引发49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故。 1 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广州某美容美发连锁机构员工153人于2011年9月1日到阳江市海陵岛试验开发区闸坡镇旅游,在旅游大道金鸿渔村进午餐,进食菜谱为紫菜蛋花汤、清蒸海鱼、姜葱花蟹、白灼海虾、椒盐虾婆、炒猪肚螺、白切鸡、腩肉煲、鲜尤炒青瓜、炒大白菜。3时30分游客到大角湾游泳、冲浪。18时45分在怡海湾渔村进晚餐,进食菜谱为白菜猪骨汤、椒盐虾婆、姜葱花蟹、一品煲、清蒸红古鱼、白切鸡、海味炒什、咸鱼蒸花肉、蒜蓉蒸海贝???味极蒸鱼干、炒通菜。晚饭后下榻于帆之影渡假村。2日凌晨1时许,有一名女游客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到闸坡滨海医院就诊,随后陆续出现中毒患者49人。 2 流行病学调查 2011年9月2日7时接到食物中毒的报告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闸坡滨海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查,出现胃肠道症状的49名病人均为广州某美容美发连锁机构员工,男性17人,女性32人;年龄最小17岁,最大35岁,中毒症状轻重与年龄大小、性别无明显关系。发病时间在2日凌晨1时~10时,发病高峰在7时(见图1)。结合个案调查和病人发病时间,初步判断中毒可疑餐次最大可能为9月1日晚餐。游客在旅途中饮水是由旅游团提供的支装矿泉水,患者均否认有其他餐次的集体进餐史。 图1 49名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3 临床症状及治疗 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49名发病病人中腹泻49人(100%)、腹痛32人(65.3%)、呕吐14人(28.6%)、发热 3人(6.1%)(见图2)。医院给予病人抗菌、解痉、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病人症状好转,于2日17时30分全部返回广州,无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 图2 49名病人临床症状分布图 4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一)采集在医院输液的11名患者肛拭样本送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有10名患者肛拭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二)在金鸿渔村现场采集食品容器样本11份,有2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采集砧板、刀具样本2份,无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三)在怡海湾渔村现场采集食品容器样本15份,砧板、刀具样本2份,均无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四)由于金鸿渔村、怡海湾渔村已全部清理了剩余食物,故无法采集到当餐剩余食物样本。 以上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艾希氏菌。 5 结论及分析 本次中毒事故病人有进食海产品史且发病急、潜伏期短,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肛拭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规定,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中毒者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等综合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由于在金鸿渔村食品容器样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故认定9月1日午餐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餐次。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所致,具体中毒食物不明。 副溶血性弧菌普遍存在于海洋和海产品中,好发中毒季节为6—9月份,主要与海产品的上市季节有关,该菌适宜生长的湿度为30—37℃,极易由于在对海产品的烹调不当、不煮熟煮透、生熟炊具没有分开引起交叉污染等而引起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存活力、致病力均较弱,对酸敏感,不耐热,对低温抵抗力也较弱,而人必须食入大量的活菌才能引起中毒。因此,只要在烹调海产品时,煮熟煮透。在烹调操作时将生熟食品、炊具分开,防止生熟食物烹调操作时交叉污染。海产品或熟食品在贮存时低温冷藏。在食海产品前先食点食用醋酸,或将海产品在食用醋酸拌渍后再食,均可预防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