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腕横纹”正确位置之我见.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腕横纹”正确位置之我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腕横纹”正确位置之我见 于恩铭 (富锦市孝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富锦 156001)   【中图分类号】R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31-01   “腕横纹究竟是哪一条”?这是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因为手臂上(手腕到肘部)的穴位几乎都要靠它作定位。   人的手腕处一般有两条横纹(手掌侧和臂侧,以下简称掌侧,臂侧),个别也有三条的(在手掌侧下部,不连贯,可以忽略)。腕横纹最早出现在哪篇文献中,已无从考证。从目前已有的出版物来看,答案都是靠近手掌处(掌侧)的那一条。在我参加的学术报告和经络培训的情况看,也都将掌侧横纹,当做“腕横纹”。我认为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1、从腕骨的结构来看。腕骨共有8块骨头,在掌骨侧(掌侧)分别有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在桡骨、尺骨侧(臂侧)分别有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手掌下的第一条横纹正好处于这8块骨头的中间连线,而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两端连线,也就是上面(臂侧)那条线。   2、从列缺穴的定点来看。我们都知道列缺穴有一个简便的找法:两手掌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于两虎口处垂直相交,一手食指向另一手上臂自然落下,落下处即是列缺穴。而列缺穴的定位是腕横纹上1.5寸。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用简便方法找到列缺穴后,再量一下到腕横纹的距离,答案与臂侧腕横纹一致。   3、从太渊穴的定位来看。太渊穴的定位是“在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我曾经让数十人进行实验,结果是掌侧腕横纹没有动脉博动,而臂侧则有。   4、我们再仔细观察,掌侧只有内侧有横纹;而臂侧横纹则环绕整个手腕。如果掌侧是“腕横纹”,那么“背腕横纹”就无从定位。   5、太渊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灵枢middot;本输第二》中写道:“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   “鱼后”,即“手鱼后”,《医学百科》说:“手鱼,人体部位名,又单称鱼。即大鱼际部。在手腕前大指本节后,有肌肉隆起,形如鱼,故名”。   “鱼后一寸”正是臂侧腕横纹的位置。   综上所述,手掌下的横纹,它确是一条腕横纹,但不是我们定义穴位的“腕横纹”,为了区别,我们可以将它称作是“掌下横纹”。   那么,为什么所有的出版物都标错了位置呢?可能第一个标图的人标错了,后来的人没有校正,就这么以讹传讹的一直传下来了。   最近看了名医“张太溪”的传奇。张太溪原名张士杰,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院京城名医馆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针灸》杂志编委,日本大阪传统医学中心客座教授。曾经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如《援物比类应用太溪》、《浅谈腕骨和昆仑》、《浅谈肾原太溪》等论文、论著,其中《援物比类应用太溪》、《中风浅淡》、《浅谈腕骨和昆仑》被选为世界针联学术大会论文。张老选取肾经之原穴“太溪”为突破点,仅用肾原太溪穴或佐以少数气穴,治疗多种疑难杂证,经过多年反复实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有“张太溪”的美誉。仅就 “太溪”、“太渊”两个穴位的本能来讲,“太溪”为肾经原穴,气血状态为??慢流淌的小溪;而“太渊”为肺经的原穴,气血状态为飞流直下的瀑布。“肺朝百脉”。理论上“太渊”应该比“太溪”更应该有所作为。但为什么出了一个用“太溪”治百病而闻名的“张太溪”,而没有出一个“张太渊”呢?我想可能就在于太渊的定位一直是错误的。   其实,腕横纹定位错误影响的不仅仅是太渊一个穴位,它直接影响腕横纹到肘部所有的穴位的定位。也有教科书将太渊、大陵、神门三个穴位与腕横纹分开讲的,显示出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我就接触到很多医者、学者的迷茫和困惑。有的凭感觉找的;有的告诉求问者,就在大概范围内扎针吧,得气就是了。穴位的错位,使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也使人们对古老中医经络理论产生质疑,更影响祖国传统医学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必须要纠正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