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docVIP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影响 赵海燕 王晋予 李淑萍(河南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450053)   【中图分类号】R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12-02   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非常高,可达90%以上。既往研究提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缓解注射痛[1]。本文旨在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预注,对防治丙泊酚的注射痛的影响大小,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日间全麻短小手术的患者80例,ASAI或II级,年龄20~40岁,体重45~70kg。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有心脑血管疾患,有呼吸系统疾患,有语言交流困难,长期服用镇痛及镇静药,局部有静脉炎及血栓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   麻醉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后,右手背静脉6号静脉针,随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均持续鼻导管吸氧,3L/min,监测BP,HR,SpO2。麻醉开始,由同一位麻醉医师静脉推注利多卡因20mg(Alpha;组)、40mg(Beta;组)、60mg(C组)、或生理盐水(D组),剂量均为5ml。30s后,匀速静注丙泊酚 30mg,即开始疼痛评估,并持续给药,追加舒芬太尼0.15mu;g/kg,完成手术。   观察指标:   观察A组、B组、C组及D组各患者的疼痛反应,记录疼痛程度,按照Chiarella等的疼痛评分标准进行患者注射部位疼痛评估。0分,无痛,询问时无任何不适。1分,轻度疼痛,询问时患者告知稍有疼痛或不适感。2分,中度疼痛,询问时患者告知有疼痛或不适感。3分,重度疼痛,患者主诉有疼痛或疼痛感,而且程度较重。4分,极重度疼痛,疼痛伴非常强烈的反应,手臂或肢体回缩,面部表情痛苦,大哭,并告知非常疼痛。并于24~48小时内对患者进行随访,确定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及血栓等静脉炎症状。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A、B、C、D四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随着利多卡因剂量的逐渐增加,患者注射痛程度得到明显减轻,B组、C组重度以上疼痛患者显著少于A组和D组,并且,极重度疼痛例数为0例。C组只有一例重度疼痛,显著少于B组(表2)。   表2 丙泊酚引发的注射痛分级情况比较[例(%)]   术后24h~48h随访,患者静脉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静脉炎症状0例。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20mg、40mg、60mg利多卡因均可以防治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并且随着剂量越大,注射痛发生的比率及严重程度越低。   丙泊酚注射疼痛是一个普遍问题,其注射疼痛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利多卡因可抑制静脉壁的外周神经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电流,致兴奋性和传到性丧失,发挥局麻样作用[3]。陆敏霞等[4]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并证实了,在安全范围之中,利多卡因给药剂量越大,预防注射疼痛的效果也越好。我们还进行了预注80mg利多卡因,观察效果,但有患者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症状,口周麻木或多语、耳鸣等,遂终止更大剂量的研究。   本研究未按照患者公斤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其中用药组分别使用20mg、40mg、60mg三种剂量的利多卡因,均低于2mg/kg,因此并未进一步抑制循环,不影响麻醉安全性。   综上所述,预注20mg、40mg、60mg三种剂量的利多卡因均能减轻丙泊酚静脉注射痛,并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Steegers MA, Robertson EN. Pain on injection of rocuronium bromide. Anesth Analg, 1996, 83 (1) : 203.   [2]Chiarella AB,Jolly DT,Huston CM, 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pain asspciated with intravenous adminstration of rocuronium. Br J Anaesth, 2003,90(3):377-379.   [3]王红珠,王军会,王惠琴.昂丹司琼复合利多卡因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临床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2):1410-1411.   [4] 陆敏霞,叶素娟. 利多卡因、芬太尼、曲马多减轻罗库溴铵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