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例谈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摘要:推断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抽象、求异、发散和收敛等思维能力,是高考必考的热点题型。本文结合具体的例题对推断题的解题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推断题;判断;无机物
作者简介:张仁强,任教于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刘瑞元,任教于贵州遵义县三合镇中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操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应用。从初中到高中的各类测试中,经常涉及这部分内容,中考、高考也不例外。但是,学生在每次测试中的得分率都不太高。推断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抽象、求异、发散和收敛等思维能力。它几乎覆盖了大纲要求的全部重要知识点,是高考必考的热点题型,主要以框图推断题、实验推断题、计算推断题的形式出现。笔者现就无机物框图题的推断方法和解题技巧作简单探讨:
一、常见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1.寻找特征反应和现象法
能表现特殊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往往具有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能产生特殊现象。例如,焰色反应呈黄色是钠元素的特征;有臭鸡蛋气味的是硫化氢气体;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征(该现象也常用于判断碘的存在); 先灰绿色后变成红褐色,是铁及其化合物所特有的现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SO2;NO遇到氧气变红棕色;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等,这些都是特殊的信息,都可以作为解推断题的突破口。
2.利用转化关系尝试法
由于某些推断题的结论只有较小的可能性,因此可将每种可能的结论代入题内进行尝试,即可找出正确的答案。或记住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答题时,我们将试题框图形式与记住的转化关系进行对比,寻找相似关系。这样常使复杂的推断变得轻而易举,物质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形成一定特征的转化关系。常见的转化关系有:
框图判断:(2007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⑤是工业制取X的主要反应之一。
二、总结——思维突破
1.解答框图推断题时,要按照“仔细读图(包括题干条件)rarr;寻找突破口(找准“题眼”)rarr;分析反应rarr;大胆假设rarr;代入验证”的思路解题。
2.突破口(“题眼”)的选择方法通常有:
(1)特征性质,如本题的碱性气体只能是NH3;
(2)特征现象,如火焰颜色、沉淀颜色、溶液颜色变化等;
(3)“题眼”不是太明显时,也可以从题目中出现次数较多,已知条件比较集中的物质入手分析。
3.书写答案时要慎重,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如书写物质名称、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杜绝答非所问。每年高考,一些考生因为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而丢分。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各种化学用语如浓度、速率等的表示方法,一些物理量单位的书写,运用图像、曲线、表格等特殊语言表达化学实验及结果等,都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细节决定成败”,细心是成功的关键。
教师在讲解具体化学问题的时候,要把原本隐藏在心中的思考过程袒露出来,并加以剖析,还要对各种不同情境之下可以运用的学习策略作明白的示范。例如讲解氨气的喷泉实验时,教师问学生哪些气体和液体可以组合做喷泉实验。 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喷泉实验的???键是迅速产生压强差;其次,以氯气与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前者不能做喷泉实验,原因是反应缓慢,不能迅速产生压强差;而后者可以迅速产生压强差。最后再举例:二氧化氮和水。学生大多数会认为这样不可以。此时,教师通过借助化学方程式来分析,得出能迅速产生压强差的结论。所以,换成二氧化氮和水可以成功地完成喷泉实验。至于氯化氢和水,学生类比氨气和水,完全可以解决了。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学会这一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达到会学的目的,教师也就真正达到教的目的了。
作者单位:①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563000 ②贵州遵义县三合镇中学 5631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书载道传文化,以字塑人绘华章.doc
- 以书为伴,茁壮成长.doc
- 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充满探究与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doc
- 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doc
- 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doc
- 以传统“孝文化”领航学校德育工作.doc
- 以低血压为首发症状的脑出血3例报告.doc
- 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胰头癌1例.doc
- 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8例.doc
- 以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评价.doc
- 西安小学生课件拍摄.pptx
- 脑机接口技术在2025年康复医疗中的伦理争议与医疗伦理教育.docx
- 2025年快消品行业促销活动效果评估与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旅游助力乡村康养旅游度假区环境监测报告.docx
- 英伟达AI芯片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应用优势与市场分析报告.docx
- 中国适老化改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025年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在汽车制造2025年应用创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石家庄市郊区小升初数学秋季入学摸底测试卷(含答案).doc
- 企业碳排放数据监测分析报告:2025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析.docx
- 智能农业灌溉与监测一体化系统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