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docVIP

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樊达维 (本溪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110700)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国际妇产联盟FIGO标准)总结其诊断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 12例中4例行子宫颈锥切术,8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诊一年至两年,11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病例3个月后复发,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未见转移。结论 尽管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患者复发及转移率很低,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详尽的病理报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复发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279-01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年龄28-53岁,平均41.1岁,临床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   1.2 方法 送检标本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连续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妇产联盟(FIGO)ⅠA1期肿瘤标准:浸润深度le;3mm,宽度le;7mm。术后随访观察。   2 结果   12例中4例行子宫颈锥切术,8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诊一年至两年,11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病例3个月后复发,当时锥切标本中肿瘤距切缘2.5mm,可能存在残余病变,复发后即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未见转移。   3 结论   尽管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患者复发及转移率很低,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详尽的病理报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4 讨论   4.1 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1] 分别有国际妇产联盟(FIGO)和妇科肿瘤医师学会两个标准(尽管前者未明确提出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名称):前者为浸润灶深度le;3mm,宽度le;7mm,无论是否有脉管受累;后者为浸润深度le;3mm,宽度无限制,但明确不能有脉管受累及融合???浸润,因为二者的不统一,部分病理医师建议使用“浅表浸润性鳞癌”或“鳞癌伴表浅浸润”加上标注浸润深度(mm)来报告这一病变。笔者认为采用哪种诊断标准,主要取决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合作与交流,病理医师应给出尽可能详尽的报告,包括浸润深度、单灶或多灶病灶宽度、最大病灶宽度、宫颈内外及深部切缘情况,由临床医师及患者共同决定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锥切标本切缘阴性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有3%阳性可能,本组中复发病例即为1例(占8.3%)。   4.2 微小浸润灶的确认 在出现广泛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时要注意寻找微小浸润灶,其特点包括芽状或迷芽状突破基底膜的细胞团,胞质较上皮内瘤变细胞嗜酸性红染,周围间质淋巴细胞增生,有时呈肉芽状,反映机体对浸润病变的免疫反应。   4.3 微小浸润灶的鉴别诊断[2] 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基底因炎性反应而边界模糊、活检后鳞状上皮移位、CIN累腺斜切假象等。   4.4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锥切标本边缘必须标记,以便镜下识别。2,病变深度的测量从邻近上皮内瘤变基底层开始。3,如浸润灶为融合浸润(“舌状浸润”),要在报告中注明,其预后可能不同。   参考文献   [1]Lezhen Che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hology (2 edition). 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2010.06   [2]song Yan, Zhang Xun. Cervical and endometrial biopsy interpretation.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3.03   [3]Li Shifu Zhang Lijuan Shen Yunfeng in 1 cases of HIV complicated with HPV inf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J] World Health Digest 2013; 30 (194-194)   [4]Jiang Qingping Liu Shaoyan Yang Yuexin Peng Juan Xiong Hanzhen Xiong Zhongtang Tan Xuexian th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