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脱水剂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应用脱水剂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护理体会
韩建书 郭巧英 张海慧(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 05775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93-02
小儿颅内压增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积水、乙脑、流脑、化脑等合并脑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呕吐、惊厥、头痛、昏迷等并发症,表现颅内压增高。所以我们在病的早期选用足量合适的脱水剂是非常重要的。
1、小儿应用甘露醇易出现的问题
1.1应当严格掌握给药的速度,如果速度过快,可引起小儿头痛、头晕、视力模糊,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速度过慢量小不集中,因浓度低而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不能脱水,不能有效的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2 20%甘露醇的应用过程,如果应用过量,给药时间延长,可导致甘露醇渗透性肾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因甘露醇在具有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还具有降低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增加,保持肾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增加,保持肾血管足够的水分以维持其渗透压的扩容利尿作用。所示过量或过长时间应用甘露醇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和氮质血症。
1.3应注意小儿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在脱水降颅压的同时,易出现精神萎靡,躯干及四肢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手足抽搐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有低钾、低钙、低镁等电解质失调的发生。
1.4在给小儿输甘露醇的同时,应注意甘露醇溶液不要外渗,一旦外渗局部组织出现红肿,严重时则出现变性、坏死。由于甘露醇速度快,浓度大,刺激性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由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瘀血性水肿,若不及时处理,红细胞也可以漏出,此时静脉压呈增高状态,更加重水肿和出血。组织细胞可发生变性和坏死。
2、给予脱水剂的护理体会
2.1脱水剂(甘露醇)属于人体内不易代谢、不易显示药理作用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静脉用药后能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的水分很快转移到血浆中,致使细胞组织脱水。
2.2临床上我们常用脱水剂,20%甘露醇是最有效的常用脱水药,其脱水作用机理是:静脉输入高渗溶液不易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所以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在短时间内将组织中的水分回收到血浆中去,从而产生组织脱水的作用。
2.3甘露醇一般给药后15分颅内压开始下降,3小时药效达高峰,可维持6小时左右,该药用于脱水,虽然效果好但如果用量过大,用药时间延长,也是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
2.4如有患有颅内出血的小儿,虽然颅内压增高,应用甘露醇不但不能很好的减轻脑水肿,相反会促进颅内出血,加重病情,应先止血后降压。
2.5因为甘露醇能稀释血液,增加循环血溶量,可增加心脏负担,有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且不可应用甘露醇。
2.6甘露醇在临床用药中易出现轻度的反跳现象,经我们长期观察,以及临床应用结果得知,甘露醇与50%葡萄糖间歇联合应用,可预防其反跳现象的出现,因为50%葡萄糖大部分从血管弥散进入血液中,而且容易被代谢利用,维持高渗作用的时间短,所以两药联合应用,既能克服其脱水作用时间短的弊端,又能减轻甘露醇的反跳现象。
2.7在临床用药前一定要询问病史,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病情有无好转,要详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张力降低、头痛减轻,证明用药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要立即报告医生。精心的护理工作是我们护理人员责无旁贷的神圣任务。
参考文献:
[1]沈刚主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2]徐守仁主编,中国医学论文汇集.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北京第一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