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ppt
* 从工业角度出发,高分子设计就更为复杂,其方法 可分为三个阶段: 1) 适应市场的产品功能和价格的产品设计 2) 研究性能和价格并加以可选择的材料设计 3) 制作材料的分子设计 *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中存在的困难 设计方面的困难:所积累的资料大都是定性的、经验性的或半定量的,高分子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多的空白,没有完整系统的规律可寻,因而只能对某种结构或物性作出局部或分段的分子设计,远末达到按照结构模型实施系统分子设计的程度。 合成方面的困难:高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如仅由 A和 B 两种重复结构单元连接而成的最简单的共聚物,也有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即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无序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使得合成过程中合成目标的控制也十分困难;合成还经常涉及催化剂(或引发剂)问题,而催化剂的选择本身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 * 设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途径: 化学结构设计:即设计含有功能基团的高分子。 将特定的功能基团设计于高分子结构中,使之成为功能高分子材料。 (2) 聚集态结构设计: 即从高分子分子链间的堆砌方式角度出发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3) 复合结构设计: 即采用高分子作基体与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分子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 课程文献综述2000字,以下三个题目,至少参考2篇外文文献资料。 高分子液晶的应用。 液晶领域的最新进展。 手性液晶的发展与现状。 * Barthlott:巴斯洛特 Neihuis:尼和维斯 扫描电子显微镜 :可以获取被测样品本身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如形貌、组成、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内部电场或磁场等等。 * 加工手段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也有影响: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一般为多层共济薄膜,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 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的。由于拉伸分子定向,所以这种薄膜的物理稳定性、机械强度、气密性较好,透明度和光泽度较高,坚韧耐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印刷薄膜,一般使用厚度为20~40 μ m ,应用最广泛的为20 μ m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主要缺点是热封性差,所以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外层薄膜,如与聚乙烯薄膜复合后防潮性、透明性、强度、挺度和印刷性均较理想,适用于盛装干燥食品。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基团贡献理论:密度、热膨胀系数、热容、比热、玻璃化转变、结晶、熔点、内聚能、摩尔体积、折光系数等。 * 苯环上的共轭双键会产生紫外吸收。 结构性质:是与结构有关的性质才能用基团贡献来理论计算。 * 高分子设计与合成 田梅 * 联系方式 E-mail:tianmei@mail.neu.edu.cn Tel: 8368-7671 Lab: 化学馆202 Mobile: * 第一章 序言 * 引 水滴在荷叶上随意滚动,却不沾湿荷叶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荷叶不沾泥也不沾水, 如何能制造出具有荷叶特性的材料。 首先,清楚荷叶不沾泥不沾水的原理。 * 经研究发现是因其叶面并非平滑表面,而是具备规则排列且均一大小突起物,统称为“粗糙面”或“粗糙层”,经放大后可看到一根根盘交错节的纤毛状物。此“粗糙层”能将空气保留在突起物间的底部,使外在的污染物或液体五法完全沾附於莲叶上。被局限在这微米粗糙层中的空气,犹如是在莲叶表面形成一层气垫,污染物或液体是由空气所支撑著。 * 荷叶表面盘交错节的纤毛状“腊质”,由於其组成成分为一疏水性非常高的碳氢化合物物质(属低表面能材料),与水滴间的界面张力非常大,水滴不易沾粘。 基此两大原因,使莲叶形成一超疏水表面,水滴接触角度大于150度以上。即使污物附著於其上,也可轻易地以水冲刷洗净,达到自洁效果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