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_从石门到虎门_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变化及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docx

广州港_从石门到虎门_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变化及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港_从石门到虎门_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变化及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

广州港:从石门到虎门*——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变化及其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梁国昭(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0)摘要: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始发港之一。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2000多年来广州的水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历代港口码头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石门之南的兰湖古码头到今天虎门之南的南沙港码头,港口位置经历了一个大体由北而南、从西向东的迁移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对城市的空间拓展产生引导作用,对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词:广州港;石门;虎门;广州古地图;城市拓展中图分类号:K9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21(2008)03–0247–06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始发港之一,是一个历2000多年而不衰的港市。以城带港,以港兴城,港城结合,互动发展,这是广州城市发展历史的一条主线。广州之所以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保持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的地位,除了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之外,更有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北靠南岭,南濒大海,三江汇集,腹地广阔,这样的形势使古代广州具备极其优越的交通地理条件。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多年来广州的水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港口、码头的位置也经历了一个大体由北而南、从西向东的迁移扩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对城市的空间拓展产生引导作用,对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前人对古代广州水陆变迁以及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1-15]。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许多研究工作未能应用更多古地图资料。由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主持编纂的《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暂名)于2004年立项,经几年努力,已基本完成编纂工作,计划在年内出版。图集收集复制了珍藏于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的自明永乐年间至20世纪上半叶约550a的大量有关广州的古地图和图片,这些地图和图片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有关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地理信息,弥足珍贵。其中有些图在国内还是首次见到。本文试图通过对图集中相关图件的解读,结合历史记载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历史时期广州港口地理演变作一次诠释。广州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的地理基础2000多年广州港的繁荣,有赖于港口同广大腹地、特别中原地区的交通联系。在铁路、公路、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兴起之前,内河航运一直是我国东南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尤其在岭南地区,山地丘陵广布,地形起伏崎岖,古时森林翳密,瘴气逼人,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但岭南密集的河网和丰富的水量,却为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古人从中原或从江南、西南地区入岭南,几乎必循水路。2100多年前的《淮南子·原道训》就说过:“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古人乘船从长江水系的湘江、赣江等河流上溯至南岭山麓,转陆路越过分水岭隘口,进入珠江流域,复登舟沿珠江水系诸河顺流而下可直抵广州。相反方向亦然。这里,跨越南岭的交通,就显得十分重要。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多条跨越南岭的古通道,其中最著名的有5条,即五岭通道。从西到东分别为越城岭道、萌渚岭道、都庞岭道、骑田岭道、大庾岭道。这5条通道南北两端分别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航河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6]。许多古地图都详尽标示了岭南地区的山水分布。明嘉靖《广东通志》的广州府地图,清晰绘画了珠江水系同五岭的连接,其中都庞岭的位置在芒(萌)渚岭之东,与今不同。《永乐大典》的“广州府境之图”,对连接五岭的河流峡谷滩险段作了详细标示,例如北江的1收稿日期:2008–02–29;修订日期:2008–03–28作者简介:梁国昭(1939–),男,广东省江门市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自然地理,(E-mail)guozhao_liang@。*课题来源: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广州市古地图解读课题。248热带地理28卷浈洋(阳)峡、清远峡,连江的楞伽峡、同官峡、牛尿峡(今龙泉峡)等都一一标在图上。反映了这些水道在交通上的重要性。除上述五岭通道外,还有两条通道也颇为重要。一条是粤东的循梅古道(又称岐岭道),跨越龙川县和五华县交界处的分水岭,连接韩江与东江的交通;另一条叫“枸酱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四川产的枸酱就已通过长江支流运抵贵州再循牂牁江(今西江上中游)运往广州(《史记·西南夷列传》)。史书记载和考古证据表明,2000多年前广州就有了对外交通往来,成为一个河海交接的港市。广州通过河运连接中原及其他内陆腹地的交通十分繁忙。特别到了隋唐时代,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已经开通,并通过跨越南岭的各条通道,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这样的交通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末。大量货物通过这样的交通网络,从北方源源不绝运往广州;海外运抵广州的货物,亦以同样方式源源运往岭北。西方有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这里可以说“条条水道通番禺(广州)”。南岭山地东西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