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语教材的编写.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口语教材的编写

浅谈口语教材的编写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浅谈英语口语教材的编写 每个人都想说一口地道的英语 那么什么是地道的英语呢?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语体的好坏取决于使用语言的场合 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和大多数人在这个场合说的一致,那就是地道的、合适的 反之,如果一个人所用的语体不是人们通常在某一场合使用的,不论说得多么正确、规范,甚至按其他标准来说,还很文雅,那也不算得体(邓炎昌 刘润清) 为了能让学生说一口地道的英语,我认为口语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 现在市面上的口语教材众多,各大专院校使用的口语教材也不尽相同 我在电大这几年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发现难有一本教材能全面地反映口语教材应具备的特点: (1) 口语交际的独特性; (2) 口语语言的语音外壳的特殊地位; (3) 语言与言语的相关性; (4) 语言的文化载体 口语教材的编写只有从这几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真正掌握口语交流的基本技能 一、 口语教材中的材料应体现口语交际的特征 有些口语教材采用的是标准对话,有些选入的则是大段文章 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区分哪些语言是多用在书面语中,哪些是多用在口语表达上 其实,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在于:口语是借助声音语调表达意思,其交际的双方面对面出现于同一场合,其发生时多是应时即景的;而书面语则借助于文字符号,其受话者一方并不同时在场,或者受话者是谁也不十分明确,其是在充裕的时间里精心选择和周密组织的 因此,口语就具有其独特的地方: (1) 语句松散自由,如: Are you crazy? I cant leave these men for a baby! Theyre dying-hundreds of them. Get some woman to help you. (Gone With the Wind) (2) 句子省略不全,如: Oh no! Not if trade was good there wouldnt be. But if things were bad for a long spell,the young ones might go funny. (Lady Chatterleys Lover) (3) 词句颇多重复,如: I feel like crying too! But we havent got the time! Come on girls were late for the Theater! Come on girls. (Waterloo Bridge) (4)使用填空词语 英语中的填空词语很多,如well you see you know I mean perhaps等,还有一些起填空作用的声音,如er mm等 这些词语及声音符号既体现了说话者语句的连续性,又给了说话者以思考的时间 (5) 借助非语言情景,即说话者有时借助周围环境,不需详细说明,而只用it that等代替 另外谈话者还可使用自己的Body Language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口语教材的编写应体现以上的五个特征 二、 口语教材的编写应体现语言的语音外壳特点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王德春) 在以口语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的交际过程中,语音则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大多数的口语教材都忽略了这一方面知识的介绍 因此,很多学生的英语听起来似乎很流畅,其实有些地方并不符合读音规则 现以英语的弱读现象为例: He must have gone to bed already. 很多学生都把must have读成了[m∧st h?v],但其实must (may might could) have + 过去分词这一谓语经常要弱读,即: must have [(st((v)] may have [meij((v)] might have [mait((v)] could have [k(d( (v)] 对语音这方面知识的忽视和训练的缺乏,导致部分学生在说的时候的语音显得不自然,且在听英美人士之间的交谈时又常感困惑 我曾让学生来判断[((r)j(],[zi],[i∫i ]所代表的英语拼写,结果30名学生中只有5人回答全部正确:Are you Is he Is she 我在和一位加拿大友人Erin女士谈到这一问题时,她也说当她和她的父母或加拿大的朋友交谈时,她的语音的确与和中国学生交谈时使用的语音有很大差异,前者更随意,更具有自然语音的特点 所以,我认为在编写口语教材时,语音知识的介绍必不可免 三、 口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