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认识肿瘤热
认识肿瘤热主持:钟金霞主讲:李美玉地点:示教室时间:2015-1-23参加:补阅:发热的概念低热37.5℃ ~38.5℃一日间体温变动1.0-1.2 ℃中等度热38.1 ℃ ~39.0 ℃高热39.1 ℃ ~41.0 ℃超高热41 ℃定义: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中枢“调定点” 上移,从而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致热原定义 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 分类 外源性致热原:传染原或致炎剌激物 , 内生致热原: IL-1、IL-6、IFN、TNF等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方式前列腺素cAMPNa+/Ca2+比值新发现的内生致热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热型1.稽留热 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上函告热期。2.驰张热 体温持续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别在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 体温骤然升至高峰,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并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6.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 临床诊断步骤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仔细追问病史全 面 反 复 的 体 格 检 查实 验 室 检 查诊断性治引 起 发 热 的 常 见 病 因发热性质 病 因 疾 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 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1)结核病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腹腔内脓肿或其他部位脓肿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艾滋病其他各种感染:病毒、L型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感染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2)—— 肿瘤 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肝肿瘤和其他实体肿瘤(肾肿瘤、肾上腺瘤、鼻咽癌、结肠癌等)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3)—— 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热亚急性甲状腺炎Still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发 热 的 处 理 原 则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适用于高热;持续发热不退者;伴有头痛、意识障碍、谵妄的中度发热;病因明确的长期发热性疾病等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肌负荷)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 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 解 热 药 物 的 适 应 症适用于高热;持续发热不退者;伴有头痛、意识障碍、谵妄的中度发热;病因明确的长期发热性疾病等。解热镇痛抗炎药 定义:指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或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作用的基础:它们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疗效。退 热 药 的 作 用 机 制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释放减少服用解热阵痛药物抑制体温恢复正常 PG合成酶(环加氧酶)使外周血管扩张并排汗常 用 退 热 药 物 分 类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保泰松(布他酮)及其化谢产物羟基保泰松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应用解热镇痛药注意事项老年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病人,剂量宜小,宜选用退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