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科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科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科治疗 田野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2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多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或者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动态改变,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根据心电图的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1 临床表现 1.1 先兆表现 20%~60%的患者有先兆表现,以频发的心绞痛最为常见,也可表现为休息时或较轻活动时出现胸部不适。 1.2 临床症状 (1)疼痛:典型者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压榨性、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下颌、颈、背部或左上肢,常发生于安静且无明显诱因时,持续时间多在30 min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常无效。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约20%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始终无胸痛,或表现为休克、心衰、脑血管病。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一般在发病的24~48 h开始,多在38~C上下,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剧痛时常伴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下壁梗死消化道症状常更明显,有时可引起顽固性呃逆。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 h内多见。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出现下列情况为室颤先兆:频发室早、多源性室早、成对出现的或短阵室速、R on T型室早。下壁梗死多见房室传导阻滞,常能自行恢复;前壁梗死可发生室内阻滞,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病情严重。 2 治疗 2.1 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范围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有功能的心肌。 2.2 治疗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卧床1~3d,病情不稳定及高危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镇静及止痛:可口服地西泮,必要时5~10 mg肌注或静脉注射。剧痛时用吗啡5~10 mg或哌替啶50~100 mg肌注,或吗啡3~5 mg静脉注射。 3)硝酸甘油:无禁忌证者使用硝酸甘油,10~120micro;g/min静滴,持续24~48 h后改为口服。硝酸甘油可产生耐药性需逐渐增加滴速。亦可用二硝酸异山梨酯或单硝酸异山梨酯静滴。 4)极化液:10%葡萄糖500 ml加入胰岛素10~12 U、10%氯化钾10~15 ml,每日1~2次静滴,可降低复合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5)饮食和通便:前2天给予流质,以后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低脂低盐,严禁饱餐。保持大小便通畅,应给予缓泻剂。如膀胱过分充盈,或排尿困难应主动协助患者小便。 6)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在溶栓前即应开始,且长期服用。一旦急性心肌梗死确诊,及早予以阿司匹林300 mg/d,首次服用时应嚼服,3 d后改为阿司匹林50~150 mg/d;噻氯匹定250 mg 2次/d,1~2周后改为250 mg 1次/d维持,该药起作用慢,多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者与阿司匹林联合用于置入支架的患者。氯吡格雷现已成为噻氯匹定的替代药物,初始剂量为300 mg/d,以后改为75 mg/d维持。置入支架者需要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应用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2)再灌注治疗:早期溶栓重建血供是缩小梗死范围最有前途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UK。 1)适应证:①胸痛剧烈,持续时间ge;30 min,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发病lt;12 h。③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胸导联ge;0.2 mV,肢体导联ge;0.1 mV)。④年龄在65岁以下。一般情况好、无禁忌证者,可放宽到70岁,个别可放宽到75岁。 2)禁忌证:主要是一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