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reg 细胞、IL-10及TGF-β1水平变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reg 细胞、IL-10及TGF-β1水平变化
杨晓军1 邢瑞彬2 田晓玲3 杨国锋1 吕东敏1
(1.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急诊科 066500)
(2.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内科 066500)
(3.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脑病科 066500)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Treg 细胞)与Treg 细胞来源的IL-10阳性细胞及TGF-beta;1阳性细胞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 依据入院后24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各40例,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病后24h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Treg细胞来源的IL-10阳性细胞以及TGF-beta;1阳性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中上述指标变化。结果:发病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Treg [(15.91plusmn;2.59)% 比(16.03plusmn;3.21)% 比(24.72plusmn;3.06)% 比(38.45plusmn;5.02)%,F=,3.051,P=0.005],血清中IL-10阳性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 [(1.62plusmn;0.13)% 比(1.65plusmn;0.14)% 比(1.96plusmn;0.11)% 比(2.28plusmn;0.15)%、F=3.654,P=0.005],血清中TGF-beta;1阳性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 [(0.53plusmn;0.19)% 比(0.59plusmn;0.22)% 比(0.96plusmn;0.17)% 比(1.31plusmn;0.24)%、F=3.632,P=0.003)。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Treg细胞来源的IL-10阳性细胞以及TGF-beta;1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水平逐渐升高。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抑制。随着脑梗死病情程度的加重,反应细胞免疫抑制水平的Treg 细胞与Treg 细胞分泌的IL-10阳性细胞及TGF-beta;1阳性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CD4+CD25+T细胞;IL-10;TGF-beta;1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65-02
急性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研究表明[1]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免疫激活引发炎性反应参与粥样硬化发展过程。动物实验[2]结果发现脑梗死大鼠机体免疫T细胞处于免疫抑制,当阻断交感神经后,机体免疫抑制逆转,揭示免疫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的病理修复过程。那么,在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中,机体免疫状态与炎性水平是否存在变化,尚存在疑问。课题研究目的试分析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Treg 细胞)与Treg 细胞来源的IL-10阳性细胞及TGF-beta;1阳性细胞水平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65.92plusmn;4.27)岁。患高血压病史87例,糖尿病病史63例,高脂血症52例。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①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② 入组患者均经过颅脑CT/MRI影像学诊断证实;③ 发病后24内入院。病例排除标准:⑴ 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疾病终末期者;⑵ 发病前3个月内有激素服用史,服用免疫抑制剂或调节剂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版[3]。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入组患者依据入院后24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各40例,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4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史(危险因素)、体重指数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指标及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病后24h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以及Treg细胞来源的IL-10阳性细胞以及TGF-beta;1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比较不同分组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早期预防措施.doc
- 急性白血病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2 例报告.doc
- 急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留置中心静脉插管发生静脉炎的观察.doc
- 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及体会.doc
- 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doc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口腔肛周感染护理干预效果研究.doc
- 急性白血病患者内科护理.doc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doc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doc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及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尿酸水平测定分析.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方法探究.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银杏达莫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长素-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意义.doc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Checklist的实施与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