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院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何淼泉 杨谨羽(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4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主要地位,以利培酮最多,主要是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类生活压力倍增,各类精神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人类常见的,以心理、行为异常为表现的非器质性疾病。目前,抗精神障碍药物品种繁多,各类药物的用量也不尽相同。精神药物已取代心血管系统药物,已占据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首位[1]。为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状况,对我院2011年64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上报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64例,将报告中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64例报告中,男性21例(32.81%),女性43例(67.19%)。患者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为78岁。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及构成比
2.2 药物品种分布
对64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药品归类,共涉及抗精神病药物8种,分别有:利培酮28例,占43.75%,氯氮平16例,占25.00%,阿立哌唑8例,占12.50%,齐拉西酮4例,占6.25%,奥氮平3例,占4.69%,氟哌啶醇注射液3例,占4.69%,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氯丙嗪各1例。其中注射剂4例,其余均为口服制剂。
2.3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在64份报告中,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器官或系统是神经系统损害,共38例,占59.37%,主要临床表现是锥体外系反应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震颤、静坐不能及过度镇静等,另有视觉异常;其次为消化系统,共15例,占23.44%,临床主要表现为便秘、流涎和胃肠道反应;循环系统7例,占10.94%,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内分泌系统3例,占4.69%,表现为泌乳;泌尿系统1例,占1.56%,表现为尿潴留。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经典老药在临床应用逐渐减少,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得以广泛使用,由其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比例升高。
3.1 6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21例,女性43例,女性多于男性。由于女性对药物的吸收、蛋白结合率、分布与代谢与男性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抗精神病药某些不良反应女性较男性要高[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以成人居多,可能与我院病人结构有关。
3.2 6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8种抗精神病药物,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多,有59例,占92.19%,这可能与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很高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喹硫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谱广,对阴性症状、认知缺陷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等优势,已经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一线用药[3],使用量的增大也是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3 6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数量最多的是损害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共38例,占59.37%,主要临床表现是锥体外系反应,这与国内的其他报道一致[4]。其次为便秘,流涎,胃肠道反应,窦性心动过速,泌乳,尿潴留。
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医务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置,从而防止对患者造成药物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加强用药监护,强化医护人员的不良反应监测意识,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工作,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合理、有效,确保临床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姚震宇.立普妥稳居单品榜魁 抗精神病药首夺小类桂冠—2004年全球畅销药点评[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7):XXXVII-XLI.
[2]鱼爱和,张小澍,邓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性别差异[J].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pptx VIP
- HF75过氧化氢消毒液产品技术标准2023年.docx VIP
-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解读.pdf VIP
- 职教高考教程数学冲刺复习001集合与不等式.ppt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写字表课文同步正楷练字帖.pdf VIP
- 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种子生产技术、蔬菜西甜瓜种子生产技术 番茄品种类型.pptx VIP
- 深度解读《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pptx VIP
- 林场基本情况-国有河南卢氏东湾林场-国家林业局.DOC VIP
- 复合材料发展史.pptx VIP
- 2018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试题:第八章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