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九

课时作业九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 (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完成试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样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验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此诗运用夸张修辞,夸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含千秋万古之浓情来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郁。) (2)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7题。(8分) 晚 出 新 亭 阴铿(魏晋南北朝)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①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 ②讵,岂,哪里。 (1)这首词情景交融,请联系中间四句诗作简要分析。(4分) (2)杜甫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请从炼字和修辞方面谈本首诗斟词酌句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中间四句通过对落潮、晚云、远戍鼓、寒山松的描绘,具体形象地写出诗人晚出新亭、乘船入江后的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凄凉、冷落而又令人胆寒的氛围,衬托出诗人孤舟远征的内心凄苦。“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率,也非远游之时,“远戍”二句通过所见所闻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 (2)炼字,“寒山”二字,用得极妙,不仅使人看到秋山万木落叶的萧瑟景象,而且读来使人顿生寒意。修辞:中间四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最后两句采用反问修辞,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无期。 4.4.(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岛①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 ①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2)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答案:(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5.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①。 惆怅孤帆连夜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