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皇觅楼何元英:打造中国的“御膳房”
长春皇觅楼何元英:打造中国的“御膳房”
长春皇觅楼何元英:打造中国的“御膳房”
文/吴轶凡《每日商报》2008年12月26日
2005年初冬,曾是花中城海鲜酒店老总的何元英,被皇觅楼老板“忽悠”到了长春。“第一次去是晚上到的,下了飞机上车,越开越荒凉,到了地方,连点灯光都没有,当时我心刷地就凉了,这种地方可怎么开店啊。”陪同她一同前往的助手一个劲地拽她的衣服“姐,这么偏僻的地方,方圆几里都看不到一个人,要经营酒店,亏定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初冬,坐在长春皇觅楼雅致的包厢里,何元英这位精致的杭州女子娓娓道来,当年那些艰难的抉择在她嘴里,都成了有趣事。“当时这里还没这么多房子,一片荒凉,一塌糊涂,但我就横下一条心:如果我能在长春,在这个东三省里GDP最低的省会城市获得成功,那皇觅楼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现如今,作为“皇觅楼”的第二家店,长春皇觅楼已经成了东三省档次最高的餐馆之一,顾客盈门,每年光税就要交200多万。很快,第三家皇觅楼将开到北京,位于东长安街的黄金地段,正在装修,预计明年三月开业。
何元英向我们展示了皇觅楼的发展蓝图:如今已注册下“皇觅楼”的品牌,不仅是酒店类别,还将酒水、食品类别的也注册下来,以后不排除推出皇觅楼独有的米酒、月饼、茶叶、炒货等,提供大众都买得起的“御膳房”产品……“我们就是要打造中国的御膳房。”
餐饮的背后是文化
皇觅楼的第一家店开在西湖边,紧挨着三台山路的浴鹄湾。文献记载,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居于此,名曰“黄篾楼”。公元1765年,55岁的乾隆帝二下江南,游玩至西湖,在如今的虎跑路突遇大雨,乾隆只好四处避雨,来到“黄篾楼”,“皇觅楼”也因此而得名。
餐饮的背后是文化,皇觅楼一开始就坚持的理念。这在“皇觅楼”的经营里贯穿始终,无论是装修、菜式还是服务,你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比如,长春皇觅楼门前立着的几个拴马桩和大厅里的石质龙纹浮雕,都是从河南淘来的老货。而店里的装修则融合了皇家风格和江南园林,既有金碧辉煌的屋顶和回廊,也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再比如,店里每上一道菜,服务员都会为你细致地讲解菜肴背后的故事。
“皇觅楼”北上长春的故事,也就是从一次“说菜”开始的。
何元英回忆道,当年长春高新区一位负责人去杭州皇觅楼吃饭,首先被店里的装修风格所吸引,觉得那是一个文化底蕴高、菜品上层次的地方,席间,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就要将菜品的出处娓娓道来。独特的“说菜服务”让这位东北客人听得饶有兴趣,没多久他就让人来联系,希望皇觅楼能把店开到长春去。他还特意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介绍了高新区的情况,分析了利弊,言辞非常诚恳实在,“就冲这一点,我们觉得长春这地方,行!”
诚信才能擦亮金字招牌
于是,不顾旁人的劝阻,何元英愣是在长春高新区扎下了根,打起了“皇觅楼”金字招牌。
“当时这里还非常荒凉,为了吸引我们来,当地政府给了很多优惠条件,比如头一年的房租全免,另外再借给我700万搞装修。”按照何元英的回忆,当时双方都铆足了劲想大干一场,也很对脾气。“他们对我惟一的要求,就是店要开得够档次,能把周围一片带起来。而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把店开好,要对得起人家的信任,杭州人在外面做生意的不算很多,我得给杭州人争气啊。”
装修花了好几个月,一直都是“全封闭”的。当时,周围还很冷清,何元英心里总是没底,“可等到装修过半,我一看,心里的底气就回来了。”
正式竣工那天,何元英把当地的领导都请到现场。“进门之前,彼此都很紧张,他们担心我是不是挪用了装修款,我呢,怕有什么未尽之处。”结果一进门,双方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他们一看就知道,我的装修根本不止700万。”何元英说着得意起来,“你知道我花了多少?1280万!我很清楚,要是他们一进门,发现我的装修只值500万,那就完了。”
“偷拳头”就像无间道
就这样,当地人认了何元英,更认了“皇觅楼”的牌子,酒店生意也越做越火。
“但做餐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何元英介绍说,杭州皇觅楼开张伊始,让广东一家饭店承包了厨房,以为有好的装修、地段,加上大型餐饮企业介入就能高枕无忧,结果菜肴不适合杭州人的口味,中看不中吃,几个月内就亏了60万元。皇觅楼赶紧重新请了厨师,在工艺上进行改良,派人到北京、上海、广东学习人家的招牌菜。“北京的厉家菜你知道吧?有一阵儿我们就常去吃,吃完了就琢磨,它那些传统的宫廷菜有什么地方是我们要借鉴的,有什么地方是我们要改良的。”何元英说,一些外地的知名菜,店里的厨师都是打“飞的”过去学。“当时北京有家店,我们吃着好,想学,但人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