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运动防治周五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胖与运动防治周五课程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 张晓辉 ;;一、肥胖的概述;一、肥胖的概述;肥胖症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引起,并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的一般特点是患者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中国; 植物黄油;;对各系统影响引起 的并发症;;一、身体脂肪成分结构;三、体脂分布;病因分类; 我们这里举最常用、也最实际的衡量标准;二、肥胖的诊断 ;1.BMI指数;;2、腰围;3、腰臀比 腰臀比=腰围/臀围 主要反映肥胖体型特点 臀围测量方法 如果男性腰臀比1.0,女性0.85,苹果型 男性腰臀比0.8,女性0.7,梨型 ;腹型肥胖诊断方法;4、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某一地区某一性???及年龄人群实际调查测定的资料计算得出的平均值。 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1)勃罗克指数  勃罗克指数(KG)=身高(CM)-100 (2)中国人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南方人 标准体重(KG)=[身高(CM)-150]X0.6+48 北方人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50 ;5、儿童少年的肥胖诊断 采用少儿肥胖评定表,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法。 6、皮褶厚度法 (1)Brogek公式计算法 体脂%=(4.570/身体密度)-4.414 (2)四部位皮褶厚度法 测量部位:右臂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嵴上部。 查表得出体脂% ;7、生物电阻抗法 采用生物电阻抗仪器测定体脂%。 8、其它方法 水下称重法、同位素稀释法、计算机体层摄影(CT),超声波、核磁共振成像法等。 ;;测量: 腰围 腰臀比 体脂% 理想体重;Thank You;2、腰围;4、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某一地区某一性别及年龄人群实际调查测定的资料计算得出的平均值。 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1)勃罗克指数  勃罗克指数(KG)=身高(CM)-100 (2)中国人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南方人: 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X0.6+48 北方人: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x 0.6+50 ;3)、体脂百分比 (percentage of body fat,PBF) ①体脂%=1.2XBMI+0.23X年龄-5.4-10.8X性别:其中男性为1.0,女性为0。 或 ②男子19 岁以上身体密度=1.0913- 0.00116x, 女子19 岁以上身体密度=1.0897- 0.001 33x 注:x=肩胛下角+上臂部皮脂厚度(m·m) ; 体脂%按Brozek 等人改良公式计算, 即体脂%=( 4.570/身体密度- 4.142) ×100, 评价: 男:体脂 %≤ 20 % , 女:体脂 %≤ 25 %为正常; 男:20%≤ 体脂% 25%, 女:25%≤ 体脂% 30%为轻度肥胖; 男:25%≤ 体脂% 30%, 女:30%≤ 体脂% 35%为中度肥胖; 男:体脂 %≥ 30 % , 女:体脂 %≥ 35 %为重度肥胖。;;对各系统影响引起 的并发症;三、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原因;燃烧脂肪 ?; 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因此,减少由膳食摄入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如生理、代谢)和生活方式(如社会、行为、文化、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影响。即使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肥胖症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肥胖的病因。;4.1 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种变化或缺陷。一些对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人群的种族、性别不同和年龄差别对致肥胖因子的易感性不同。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 ;4.1 遗传因素;4.2 环境和社会因素 4.2.1 进食过量(不吃早餐,是好是坏?) 4.2.2 体力活动过少 4.2.3 社会因素 全球肥胖症患病率的普遍上升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有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进食模式有很大影响 政策、新闻媒体、文化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对膳食选择和体力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新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