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选课第一讲绪论与互动关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选课第一讲绪论与互动关系

中国婚姻与家庭;联系方式: Oss_liwx@ujn.edu.cn 一个文化如果将它的形态完全展现,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非常精致的,是一个在许多层次上都交织着各种象征和意义的网络。 ——(美)罗杰·马丁·基辛 ;第一讲 绪论 婚姻家庭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分量 婚姻、家庭的概念解析 ;一、婚姻家庭在现代人 心目中的分量; ? ; ;(二)现代家庭不只是经济的共同体,人们的幸福指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家庭是人们的精神港湾;小结:从以上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婚姻与家庭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主旋律。而且家庭更多地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撑。;二、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的概念 ;(二)文化解释;世间万事皆因缘 ;寄语: 婚姻是人类所创造的两性文化,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都渊源于此。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基本细胞。;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中国社会存在三种权力支配系统: 一是国、省、县、乡的政权构成“国家系统”; 二是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族权构成的“家族系统”; 三是由阎罗天子、城隍庙以至土地菩萨以及玉皇大帝和各种鬼怪的神权构成的“阴间系统”和“鬼神系统”。;中国是一个家族结构式的社会;封闭的生存环境 专制的政治体制 ;;;“要了解中国这奇异的安定及长久不坠的社会制度,没有比这个事实更重要的了:即社会与政治的单位是同一的,而这个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   ——(英)约翰斯顿;寄语: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确立起来的,宗法血缘关系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肌体,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心态:即家族就是一切,一切就是家族。所以中国的国与家是同胞、同体、同构的关系。;思考题: 1.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婚姻。 2.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是家族结构 式的社会?;   第二讲  婚姻、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作为社会关系中最主要纽带之一,每一个地区与时代的婚姻关系都深刻反映了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或社会习俗,是人们了解某个社会的重要窗口之一。;中西方婚姻家庭观念比较图:;二、家庭与社会(国家);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家庭血缘关系的放大,一切社会伦理道德自然就是处理家庭关系亲情原则的扩展。 传统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同构性,源于宗法社会结构的单一同质特性。这是一种由宗法血缘关系推演、由亲情扩展而成的农业社会的伦理。;三、社会与婚姻、家庭;中国与西方社会比较图:;;;第一节 婚姻家庭研究状况的回顾; 国内外关于婚姻、家庭与社会研究状况回顾 ;1.西方学者的研究: 19世纪 (瑞士)巴霍芬(1815-1887):人类婚姻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婚姻关系处于杂乱的状态(不固定);第二阶段,以个体婚姻为基础的母权制家庭;第三阶段,以个体婚姻为基础的父权制家庭 (美国)摩尔根(1818-1881) :从亲属制度入手第一次绘出了家庭史的略图: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德国里尔《家庭》 、法国勒普莱《欧洲工人》:标志着西方家庭社会学的始萌 ;20世纪初期到中期(家庭社会学迅速发展) 符号互动论:(美)伯杰斯 结构功能论:(美)帕森斯 6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研究 重点转向 研究范围 ;2.中国百年来的婚姻家庭社会研究 五四前后到四十年代 五四前后时期:批判传统婚姻家庭为主 康有为、谭嗣同、李大钊、陈独秀、鲁迅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开始系统地研究 王亚南、吕诚之、陈顾远、费孝通、潘光旦 这一时期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分类: 一类是考察妇女、婚姻问题 二是家庭史研究中涉及的家庭问题 三是家庭现状调查的著作也涉及到了历史上的家庭 ; ;七十年代末到现在(家庭与婚姻研究的高潮时期) 通论性的中国家庭史研究 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和《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史凤仪的《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张树栋《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断代性的家庭史研究专著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彭卫《汉代婚姻形态》、岳庆平《汉代的家庭与家族》、杨际平《五一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高世瑜《唐代妇女》、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张邦炜《宋代婚姻与社会》、王善军《宋代宗族与宗族制度研究》。郑振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