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急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急救

; 厥 证 ( Syncope ) ;(1)厥证又称昏厥,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是临床常见的危急证候。 ;(2)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 一般晕厥时间短暂、醒后无后遗症,但也有一厥不复而致死亡者。;(3)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休克、低血糖症、低血压、癔病性昏迷等。 ; 本病多由于元气虚弱、劳累过度,或情志异常、剧烈疼痛等原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清窍失养,阳气不达四肢而致。; 2.痰浊蒙心(痰厥) ★脾胃运化失司→湿聚生痰→痰热互结 或兼风火挟痰 蒙闭清窍。 ; 3.阴虚阳亢(气厥虚实) ★素体阴虚→水不制火→ 心火亢盛→ 上扰清窍; ★复加惊恐、恼怒→肝阳暴亢→气血并走于上 闭阻清窍; 4.气血不足(血厥) ★素虚、年迈→气血不足; ★大病久病→气随血脱; ★劳累过度; 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充于脑,髓海空虚,发为神昏。 ;1.实(闭)证 【治则治法】: 当苏厥开窍、化痰通络以救急。 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 水沟、内关、百会 【配穴】: 气厥配劳宫、膻中、合谷、太冲; 热厥配十二井穴放血; 痰厥配天突、膻中、丰隆。 ;【方义】: 水沟:督脉穴,督脉络脑,脑为元神 之府,故水沟有醒神开窍之功, 是治疗昏厥、卒中的首选要穴。 内关:心包络,功可理气宽胸以醒神。 百会:督脉穴,功擅开窍醒神,降冲 逆之气,使阴阳清浊升降有常。 ;劳宫、膻中:清心开窍。 四关:平肝理气、熄风止痉。 十二井:泻热、开窍醒神。 天突、丰隆、膻中:化痰开窍。 ;【随证加减】: 热盛者,加大椎、曲池。 牙关紧闭者,加颊车、承浆。 肢体抽搐者,加后溪、筋缩。 二便不通者,加支沟、中极。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先急刺水沟、劳宫、百会、中冲或十二井(可点刺出血),再开“四关”(合谷向后溪透刺,太冲向涌泉透刺)。 ;【治则治法】: 回阳救逆,苏厥开窍。 以任,督脉腑穴为主。 ;【处方】: 人中、神阙:开窍醒神; 百会、素髎:升阳举陷、开窍醒神; 足三里、气海、关元:回阳救逆、 补益气血。 ;【随证配穴】: 四肢逆冷者,加大椎、三阴交。 二便失禁者,加会阴、肾俞。 【刺灸方法】: ★★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百会、神阙、气海、关元均可施行隔盐灸,不拘壮数,以患者苏醒为度。 ;【注】: 临床上有时也可以出现内闭外脱并见的神昏,则应固脱启闭,标本同治。 ; 张XX,男,38岁。因在烈日下劳累过度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手足厥冷。检查:血压9.3/5.3kPa,脉细微无力。针水沟、内关。水沟用提插捻转手法,内关用捻转手法.持续行针约15 min,血压升至13.3/8.6kPa,神志清醒,手足转温。(针灸临证集验) ;(1)王启才:实践证明,针灸疗法对于部分急性病症的确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满意效果,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下面介绍笔者在临证中以针灸疗法治愈的急性病案之一,供大家参考。 ; 1986年8月25口凌晨,笔者乘坐襄樊至武汉的504次列车,广播室传来寻找医生的紧急呼救声,告之有位乘客突然昏倒在地,不醒人事,已经有半小时之久,需要急救.笔者迅速赶到现场,只见一中年妇女(系武汉建筑材料厂职工)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四肢厥冷,昏迷不醒,呼吸不可闻,脉搏不可及,症情十分险恶。 ; 在没有任何医疗器具和药品的情况下,笔者当即以拇指重掐其人中穴.病人很快就清醒过来,脱离了险境。醒后感觉头疼、恶心欲吐,又为其轻按合谷、内关穴遂愈。; “昏厥”类似现代医学之“昏迷”,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的供血不足,脑细胞严重缺血、缺氧而导致卒然仆倒、意识丧失。 人中为督脉要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并联络于脑。重掐人中可以通阳、醒脑、开窍,有升压和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合谷开牙关、醒神志、升清降浊。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沟通三焦,有强心升压、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三穴合用,故能救危急于顷刻,解险情于片时。 ;(2)司徒铃:各种厥证 针灸救急 笔者体会,在临床采用针灸急救昏厥可获得显效. 曾治黄某,男,24岁,1957年5月5日初诊。患者因情绪刺激,突然昏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