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种群的增长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生态学-种群的增长模型

种群生态学 第二节 种群动态 二、种群统计学 (三)生命表(Life table)的编制 4、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Nt = N0λt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2.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Nt=N0ert r 为瞬时增长率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r=lnRo /T r =ln ? R0= ?T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逻辑斯谛增长方程 数学模型: dN/dt= r N (1-N/K) Nt=K/(1+ea-rt ) (k-N)/k:逻辑斯谛系数 Nk,种群下降; N=k,种群不增不减;Nk种群上升 随着资源的消耗,种群增长率变慢,并趋向停止,因此,自然种群常呈逻辑斯谛增长。 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之间的关系 逻辑斯谛增长率变化曲线 dN/dt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个时期 A 开始期 B 加速期 C 转折期 D 减速期 E 饱和期 逻辑斯缔方程的意义 它是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它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的两个参数K和r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第三节 种群调节及集合种群 种群数量受天气的强烈影响--气候学派 捕食、寄生、竞争、食物等生物因素对种群起调节作用--生物学派 种内成员的异质性--自动调节学说 社群的等级和领域性--行为调节学说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内分泌调节学说 遗传多态--遗传调节学说 第四节 生活史对策(生态对策) 生活史: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 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繁殖对策 取食对策 避敌对策 扩散对策 一、繁殖对策 一、繁殖对策 1.r- 选择与K-选择 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 K-选择:有利于增加竞争能力的选择。 进一步将 r-选择的物种称为r- 策略 者,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 1.r- 选择与K-选择 r对策种群 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和短的世代周期。 k对策种群 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的繁殖能量和长的世代周期。 1.r- 选择与K-选择 r-策略者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生存靠机会——机会主义者,K—策略者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保守主义者。 1.r- 选择与K-选择 热带地区物种(气候条件稳定)近于K类对策. 蝶 温带或寒带物种(气候条件不稳定)近于r类对策.蚜虫 脊椎动物K, 侏罗纪、白垩纪(温暖潮湿,气候稳定) 昆虫 r, 二叠纪、三叠纪(气候条件不定) 组成森林树木 K类对策 一年生植物 r类对策 r类与k类对策特征比较 1.r- 选择与K-选择 r-对策的优缺点 K-对策的优缺点 1.r- 选择与K-选择 应该说, r,K-选择只是有机体自然选择的两个基本类型。实际上,在同一个地区,同一生态条件下都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类型,大多数物种是以一个、几个或大部分特征居于这两个类型之间。因此,将这两个类型看作是连续变化的两个极端更为合适。也就是,生物界的种类存在着“r-K 策略的连续体”(r-K continuum of strategies). 2、R-、C-和S-选择的生活史模式 C-选择:在资源丰富的可预测生境中的选择,主要将资源分配给生长。(竞争型) R-选择:在资源丰富的临时生境中的选择,主要将资源分配给生殖。(干扰型) S-选择: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是分配给维持,在资源有限或由于生理胁迫限制了资源利用的生境中,将主要的资源用于维持存活,这就是胁迫忍耐种。 (胁迫忍耐型) 二、生态对策与调控策略 对有害生物按生态对策来分类: r 类有害生物, K 类有害生物. 不同类所采取的调控策略不同. 第五节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竞争、自相残杀和利他等 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 第五节 种内与种间关系 一、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 在种内关系方面,植物种群与动物种群有很大区别。植物种群除有集群生长的特性外,更主要的是个体之间的密度效应(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