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教育地位
孔子的教育地位
孔子的教育地位.txt爱尔兰﹌一个不离婚的国家,一个一百年的约定。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不在乎。★ 真话假话都要猜,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孔子的教育地位.txt如果你同时爱几个人,说明你年轻;如果你只爱一个人,那么,你已经老了;如果你谁也不爱,你已获得重生。积极的人一定有一个坚持的习惯。 孔子的教育地位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七十二。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特别是《论语》一书,乃是中国文化之国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由此可见他在历史文明史的地位。
《论语》一书中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论语》中出现了“仁”字一百零九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礼”、“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仁”的作用在整个《里仁》篇中,孔子对“仁”的阐述已是淋漓尽致,从仁的缘由,思想,行为等都有深刻理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他对每个人的“仁”思想的核心又是不一样的,《论语》中曾有五人问及到仁为何物,分别是子路,子张,颜渊,仲弓和司马牛,就好比颜渊和司马牛来说。他对颜渊的“仁”告其曰“言行于礼”,而对司马牛则是“问心无愧”。这不仅让我想到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性格各不相同,而孔子却能敏锐洞悉,因材施教,怎么来说也不愧对於中国第一的教育家!
在“仁”的教育理念中,孝道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第一篇《学而》的第六章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是唏嘘不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看到这儿我就在想: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不是某古人在看到这儿的读后感呢?这样的教育观念,相比现代某些只重教育,不重人权的教育者,实在是天差地别。不得不佩服孔子在那个时代就觉察到了千年之后的素质教育观点,他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羽化成仙,俯视苍生为他写的无数优美的诗篇……
在尽孝道之后,他所追求的仁德,也是为后人啧啧称道的。可以这么说,在整本《论语》共20篇中,没有一篇未涉及到德行,像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在学习方面的语句也是颇为丰富,好比人尽皆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 已经是广为流传,甚至翻译成各国语言盛行海外。孔子的教育无处不在,从为人至学习,从为政到治国,甚至看似繁琐的第十篇《乡党》,都体现了教育内容不拘的存在。他教育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学生,甚至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
孔子虽然是桃李满天下,但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丝毫不懈怠的,自己永不满足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向无止境的黑暗中不断摸爬前行。像是《述而》篇第二章,第三章所述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和“德之不修,学而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两句话中,明确指出了是对自己的要求。很难想象孔子有了如此的教育成就,却不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地为了教育事业而殚精竭虑,这份追求与执着,加上他的结果与成就,相比之下的矛盾,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欲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一生有三千弟子,想必绝大多数都是尊师敬长(那个白天睡觉的宰予除外吧),我想正是孔子在教育生活中也尊敬他们吧。像是在《子罕》篇中颜渊感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中充满着对孔子的无限仰慕之情,而像是每个人问“仁”之后所感叹的“XXX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咖啡加豆浆.doc
- 咱们趴着睡觉危害很大.doc
- 咖啡酸片Wiki上的解释.doc
- 咖啡配方.doc
- 品牌形象的五大分类和合理应用.doc
- 品牌愿景,个人品牌管理中梦想的起点.doc
- 品牌战略的起点——让管理者走出品牌认识的误区.doc
- 品牌战略的迷茫:新天,葡萄酒中的秦池?.doc
- 品牌整合:联想国际化的第二个舞步.doc
- 品牌整合营销传播(IMC).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