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四大奇书.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 所謂“日本推理四大奇書”,是指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四部巨著。這一稱法最早由文學評論家齋藤慎爾與埴谷雄高提出,被歸結為日本文學中“黑色水脈”的四座高峰,之后仿效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明代四大奇書”的提法發展為“日本推理四大奇書”的專論。“四大奇書”依發表順序分別為:    1.《黑死館殺人事件》:作者小栗蟲太郎,1934年4月開始在《新青年》雜志上連載,1935年5月由新潮社出版,全書35萬字。本作是記述在一座絢爛豪華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筑樣式之“黑死館”連續發生的遺言殺人事件為經,作者之炫才文章描寫該館精細構造和偵探法水麟太郎為首的各個人物角色,以及超然、異常的殺人方法和推理解謎為緯,因為擁有的本格推理元素和炫學內容太過豐富,被譽為“大推理小說”和“炫學推理的始祖”。    2.《腦髓地獄》:作者夢野久作,1927年開始創作,1935年1月由松柏館書店出版,全書48萬字。(后文將有專門介紹,此處略過)    3.《獻給虛無的供物》:作者中井英夫(署名塔晶夫),1964年2月由講談社出版,全書46萬字。曾以前兩章的未完成內容參選1962年的第8屆江戶川亂步獎,仍獲得第二名,此奇處無書能及!本作是以一個家族之傳說與悲劇——四件密室殺人事件為經,一群關系者圍繞密室殺人做“推理游戲”為緯,作者隨處插入奇幻、耽美、傳奇的小故事迷惑讀者,對于一件密室殺人同時提出幾種合理的解謎方法,被譽為“反推理小說”,也是“四大奇書”中最容易讀懂和最耐讀的作品。    4.《匣中的失樂》:作者竹本健治,1977年4月至1978年2月在《幻影城》雜志上連載,1978年7月由該雜志推出單行本,初版48萬字,三度改稿后50萬字。本作是作者自稱向師父中井英夫的《獻給虛無的供物》致敬的作品,比起前三部作品獨立性不夠。且據不少評論家分析,該書在四大奇書中思想性最為稀薄、娛樂性過強,可當早期“輕小說”欣賞,不足以與前三部作品相提并論,只承認“日本推理三大奇書”這一提法。而本作在出版時,是社會派推理全盛時期,雖只受到少部分推理迷支持,卻對后來崛起的“新本格派”影響深遠,這是其他三書無法企及的。    這四大奇書的共同特征是,以正宗推理小說的標準難以進行衡量的作品,且作品除了在深具推理本味之外,還富含強烈的思想性。這一點在《腦髓地獄》一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傾作者一生精力所創作出來的奇書《腦髓地獄》(ドグラ·マグラ)以充滿異趣和幻想色彩,同時又兼具恐怖性的文字,將讀者的腦髓帶入了“有如地獄般的世界”。與其他三大奇書之專以密室殺人事件為主題不同,《腦髓地獄》則是唯一的以心理懸疑見長的變格作品。故事是寫一個失去記憶的精神病患者以第一人稱“我”的形式尋找自我的心理變化之歷程,作者夢野久作通過這一煌煌巨制,以“作中作” 的模式,驅使各種各樣的表達手段(如偵探小說、狂人和歌、新聞報導、學術論文、遺書、心理遺傳學專論等),還大量使用處女作以來常用之擬聲、擬音、擬形、擬態之疊語,終于將作品的異色氣息推向極致。這種風格的作品,往往使一般讀者無法適應,所以出版之后就留下了很多奇怪的傳說,如“能夠讀完本書的人不多,讀完本書頭腦朦朧、想要自殺”(橫構正史自述),甚至有確實引人自殺的報道出現(但沒有得到警方證實)。的確,本書就是這樣一部故事無統一性、難懂,又要求讀者去思維的小說。買回本書的讀者,請不要以難讀難懂而中途放棄,讀完后一定會使你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    《腦髓地獄》獲得絕對肯定,位列“四大奇書之首”,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其時,戰前作品之重估風氣盛行文壇,深埋已久的《腦髓地獄》終于被挖了出來。1962年,年輕氣銳的文化評論家鶴見俊輔,在《思想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腦髓地獄之世界》,從作品檢討夢野久作之世界觀,將《腦髓地獄》定位為日本戰后文學之埴谷雄高《死靈》、堀田善衛《審判》、武田泰淳《森林與湖畔》等“世界系” 小說的先驅作品,評價很高。之后,很多非推理評論家,從不同角度發表論文,如森秀人從作品的鄉土性、地方性,水澤同從夢野久作與父親的關系(認為夢野作品是一種怨念小說),平岡正明從其作品架構與文體,冢本邦雄從夢野久作與作品的異端性等等,參與討論的評論家不勝枚舉,論文數量超過50篇,但其中純粹的推理評論很少。也因此,《腦髓地獄》成了推理小說中罕見的超越推理小說范疇并得以跨入純文學殿堂的異端文學作品,“足以比肩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夏目漱石的《心》等經典名作”,遂有“超推理小說”之譽。正因為如此,本作已被譯介成法、漢、英等多種語言,一位法國讀者在讀完法譯本后這樣描述道:“我迷失在那如電影畫面般的文字之間無法自拔,真是不同尋常的體驗啊。”《腦髓地獄》還曾于上世紀80年代被導演松本俊夫拍成同名電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日本文學中,尚有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