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 试管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in Test Tubes 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是一种经典的血清学反应,它是指颗粒性抗原例如红细胞、细菌等与相应的抗体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参加反应的颗粒性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根据凝集反应中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式又分为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和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直接凝集反应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之分,而间接凝集反应则分为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和协同凝集反应。 由于抗原、抗体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常利用凝集反应协助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微生物分类、遗传研究等诸多方面。 抗原-抗体反应 概念: 体内外发生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反应,其结构基础为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抗原结合位点的结构互补。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间接凝集) 沉淀反应(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对流免 疫电泳、火箭电泳、免疫电泳、免疫比浊) 补体参与反应 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法、酶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印迹法) 特 点: 1.特异性,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结合 2.可逆性,抗原抗体结合是分子表面的非共价键结合 3.阶段性,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1)特异性结合阶段;2)可见的反应阶段 4.比例性,抗原和抗体结合是否呈现可见的反应现象与两者的分子比例密切相关 抗原-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1、电解质:抗原-抗体反应通常应用0.85%的氯化钠作为稀释液,以供给适应浓度的电解质 2、温度:通常在37oC水浴或孵育箱中进行 3、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适应的酸碱度为pH6-8 实验原理 定义: 凝集反应 分类: 直接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 试管凝集 间接凝集反应 可见的凝集团块 颗粒性抗原 相应抗体 +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细菌、螺旋体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可直接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的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之分. indirect agglutination 间接凝集反应 可见的凝集团块 颗粒性抗原 相应抗体 + 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 致敏颗粒 相应抗体 + 可见的凝集团块 间接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方法、用途 实验原理: 试管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in test tubes)是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及其相对含量的半定量实验。 本实验是先在一系列试管内用生理盐水将待测血清进行连续倍比稀释,然后于各管中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悬液,使其与抗体充分混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管有无凝集块,并根据凝集程度判断待检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效价)。试验也可在微量反应板上进行,成为微量反应法。 实验材料: 1、待检血清(制备的小鼠抗SRBC血清):用生理盐水作1:20稀释 2、 1% SRBC悬液 3、生理盐水 4、阳性对照溶血素(抗绵羊红细胞抗体,适当稀释1:1000) 5、微量移液器、吸头、U型微量反应板(每人一块,要求洗净烘干,备用)、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方法: 1、在U型有机微量血凝板上预先做好标记; 2、如图所示进行血清稀释和加样操作(每人一块血凝板): 1)2-10、12号孔分别加入生理盐水50ul; 2)1、2号孔分别加入1:20稀释待检血清50ul,从2号孔开始进行血清倍比稀释,将2号孔的液体用移液器连续吹吸3次,使其充分混匀,吸出50ul液体至3号孔,重复操作,直至10号孔,最终将10号孔的液体弃去50ul,保留50ul即可; 3)11号孔加入稀释好的阳性血清作为阳性对照,12号孔为阴性对照; 4)1-12号孔各加入1%SRBC 50ul,封口膜1-12孔封口,37℃温箱孵育1小时,室温放置15分钟,观察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理盐水(ul) 0 50 50 50 50 50 待检血清(ul)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13课全册教案(共26课时).docx
- 《就业指导》中职生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pptx
- T_CTESGS 01—2023(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内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审查技术标准).pdf VIP
- 中国名胜古迹课件.pptx
- (统编版2024)历史七上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含视频).pptx
- 《春》专题探究课件(朗读的重音和停连) (2).pptx VIP
- “十五五”区域卫生规划.docx VIP
- 某地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制药企业有害生物防制管理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