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及灾害防治对策研究-地质与勘探.pdfVIP

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及灾害防治对策研究-地质与勘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及灾害防治对策研究-地质与勘探

第46卷摇 第1期 地质与勘探 Vol.46摇 No.1 2010年1月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GEOLOGY AND EXPLORATION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January,2010 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及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1 1,2 巨能攀 ,何兴江 (1郾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摇 610059; 2郾 四川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摇 610015) [摘摇 要]在对矸石堆积体地质条件、结构特征和已有变形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堆积体产生 变形的机理和潜在破坏模式,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矸石堆积体的变形特征和破坏规律进行模拟,确定 潜在滑动面位置和形态,分析各种工况下矸石堆积体的稳定性,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了防治矸 石灾害的对策。 实例研究表明,在强降雨的条件下矸石堆积体沿基覆界面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在堆 积体的后缘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采用削方压脚、排水及挡墙等综合治理方法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煤矸石摇 变形机理摇 边坡稳定性摇 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文章编号]0459-5331(2010)01-0142-05 Ju Neng鄄pan,He Xing鄄jiang.Study on coal gangue stability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0,46(1):0142-0146. 1摇 概述 2摇 煤矸石堆积体地质条件和特征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 该矿区矸石山位于该矿+790 平硐与+660 平硐 体废弃物(董倩等,2007)。 按照我国目前的煤矿生 之间。 矸石堆积体的下覆基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 产条件,目前全国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45 亿吨,规 组灰、深灰色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灰岩、泥质灰岩 模较大的排土场有1600 多座,占用土地约1郾5 万公 及膏盐层,底为凝灰质水云母粘土岩;斜坡表部为薄 顷,而且堆积量每年还以1郾5~2郾0亿吨的速度增加 层残坡积亚粘土。 该矸石堆积场为矿区的主要堆渣 (董倩等,2007)。 如果放任煤矸石的堆放,不仅压 区,已有的矸石达到百万方,堆积体纵向延伸长度约 占大量土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塌方、泥石 225m,最大坡高约120m,倾向S14毅W,堆积体后部 流(马超等,2000;Sarma K S,1979;张凤辰,2004;周 较厚,宽度约205m,前部较薄或缺失,宽度约16m, 2 闯等,2008;陈胜华等,2007;常允新等,2001)。 如安 面积约25000m ,坡面形态起伏较大,下缓上陡,最 徽省淮南市新集煤矿、重庆市南桐矿业公司东林煤 大坡度达73毅。 堆积体由煤矸石碎渣与煤粉混杂堆 矿、平煤集团四矿等矸石山崩塌滑坡,均造成严重的 积而成,结构松散,自然休止角为35毅,堆积体内不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有效地评价矸石山稳定 含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致坡面裸露而无植被。 性并提出科学的治理或者环境恢复措施成为矿山亟 其典型结构特征如图1所示。 待解决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 3摇 堆积体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本文以四川某煤矸石山为例,通过矸石堆积体 结构特征研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