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赞普释义吐蕃统治者称号意义之商榷
“赞普”释义
吐蕃统治者称号意义之商榷
林冠群
? 2013-05-16 16:48:59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内容提要:以土著文化的观点,以古藏文历史文献为佐证,探究吐蕃统治者之称号“赞普”的实际意涵。首先,回顾1960年以来中国、日本与欧美等专家的意见,评析各家之短长,描绘了清晰的逻辑思辨理路。其次,辨识现存各文献的可信度与引用价值的优劣,并交叉分析,进而以为《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碑铭石刻对“赞普”意涵的记载,是为“神人合一”的意义,反映出其受“天命论”的影响,亦呈现大唐文明对吐蕃政治思维与官制的影响力。 关 键 词:赞普 吐蕃 古西藏政治 作者简介:林冠群(1954—),男,文学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
唐代吐蕃武功赫赫,威震全亚,军威所及,甚至曾雄霸亚洲游牧与农耕世界,号称“天可汗”的李唐王朝,也为之辗转反侧,苦无对计。 吐蕃所处之李唐西侧的青康藏高原,在李唐以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统一且强大的王朝。建国逾三百余年的吐谷浑,也仅能叱咤于青海草原,从未逾越青海地区南下操控康、藏。吐蕃崛起于公元7世纪初叶,于公元638年首通中国,尔后即展现与中国匹敌的实力,浸浸然有超越李唐的态势,只是当时李唐君臣仅以边区小寇目之,未能防患于未然,致酿成西疆巨祸。 吾人试问,中国历来边患在北方,为何唯独李唐边患来自西方?西方的吐蕃又凭何而起?吐蕃不但打破青康藏高原素来部落、部族分立的常态①,且混一青康藏高原,建立空前绝后的“大帝国”,于其周边遍建领地、属地。 对于上述吐蕃所呈现的历史现象,笔者好奇的是,吐蕃向外扩张的动力,除却人类追求更合宜的生存环境、夺取更多资源的本能以外,是否存有精神上、意识形态上的动机?在向外扩张的背后,是否存有一整套的指导思想等。 由于统治者的称号,具有代表其本民族思想与意识形态的特殊意涵,且为其拥有统治权的理论依据以及组成统治百姓的政府机制的核心,因此,对于“赞普”称号意义的正确解读,应为了解唐代吐蕃政权权力来源及其政权形成根基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以上认知,拟由吐蕃统治者的称号上着手,探讨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内在隐含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同时依据本文的讨论,检视正史所载与今人的解释,是否符合其本民族的原意。 一、今人对“赞普”称号的解释 学界对“赞普”(btsan po)一词的解读,多所歧异,例如日本佐藤长氏早于1959年,即本于《新唐书·吐蕃传》所载:“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以为吐蕃统治者“赞普”的称呼,就是“强者”之义,暗示其武力强大②。中国藏学界则呈百家争鸣的状况:1981年王辅仁、索文清二氏认为是“有权势的君王”③。1982年中国藏学泰斗王尧氏于解读吐蕃碑铭时以为: 按赞普一词,系藏文btsan po之对音,而在古代btsan乃原始崇拜之精灵,拜物之本教bon po列为九乘之一,后转为统治者自称。在吐蕃诸王之名字中多有此字,以示崇巍。《新唐书·吐蕃传》云:“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颇得其意。④上引王尧氏的见解,不但解释了“赞普”称号的由来,也完全接受《新唐书·吐蕃传》对“赞普”一词的说明。1985年黄奋生氏以为“是‘国王’的意思”⑤。1989年王尧氏在《吐蕃文化》一书中,推翻了1982年时自己的见解云: 汉文史书每每从赞普个人质量和禀赋出发,考虑其个性和天资,把“赞普”翻译解释为“雄强丈夫”。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赞普”一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吐蕃赞普……一再强调他的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以天神而为人主”……强调了赞普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在本教中……所谓“九乘”崇拜。其中,“赞”即是一乘。它是一种十分狞厉可怖、凶猛暴戾的神灵,既有灵异,又有群众基础(至今还是西藏人的崇祀对象),逐渐变成具有保护神地位的崇拜对象。“赞普”,雄强丈夫之名即由此而来。⑥王尧氏经过7年以后,提出迥然不同于先前的见解,质疑《新唐书·吐蕃传》对“赞普”一词解释不准确,并认为赞普统治权属“君权神授”性质。但王尧又解释了“赞普”被说成“雄强丈夫”的由来。王尧氏上述说法,在中国学界中独树一帜,不但对正史的记载有所质疑,且提出较为详细且深入的说明,对“赞普”一词的意义似乎作了定调。但是对于王尧氏的上述谰言,随后之中国藏学界似乎充耳不闻。例如,1998年由王尧、陈庆英二氏主编之《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此书于中国藏学界应颇具代表性,代表着中国藏学界研究所得的具体呈现。该书之“吐蕃赞普”词条作如下解释: 赞普,系藏语“btsan-po”的音译,意为“雄强的男子”。吐蕃君长称号。据载,公元7世纪初,囊日论赞受人民拥戴,被加以“赞普”尊号,是为吐蕃君长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