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擎“民族团结”之旗,树“历史教学”之魂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擎“民族团结”之旗,树“历史教学”之魂
孙玉华 张卫彪(青州市宋池初级中学 山东 青州 262516)
【摘 要】本文从历史科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前改革开放四个角度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问题。
【关键词】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文明进步
在我国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自主,为了民族的团结、进步,为了民族的繁荣与富强,舍生取义在所不辞。爱国主义与民族的团结始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源泉。纵观古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史。无论是在中国的古代,还是在近代、现代史上,我们民族大团结的史实已牢牢镌刻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上就是发扬光大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精神?又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
历史学科独有的民族团结情结决定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授课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
首先要使学生明白爱国主义不是近代才产生的,而是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史历时近几千年,在这期间,我国封建社会历经了几次大融合,如秦汉时期、隋唐、元朝,每一个朝代的融合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如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后,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就非常频繁地发展起来。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核桃、胡萝卜等植物陆续传入我们中原。同时西域的良马、地毯等名贵的毛丝织品,也源源东传,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另外,西域的各种音乐、舞蹈、魔术的传入,则充实了内地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去大量的丝织品、牲畜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可见,民族间的交流是互通有无的,民族间的团结是无助互利的。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问题,一方面,他们都想把少数民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另一方面也想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怀抱之中。如果说物质的交流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那么文化的交流带来的则是民族精神的相通,它的直接功绩是增强了当时民族与民族间的了解,减少了隔阂,更伟大功绩则是增强了民族间的精神凝聚力,这是中国历经五千年而能维系民族大团结的脉络所在。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深入领会教材的思想教育成分,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民族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商大业的局面的形成是各民族意志的反映,他不会因少数人的胡搅蛮缠而改变,更不会在少数人的不惜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的叛乱中失去它应有的理智。当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她不仅带去了唐朝的丝织品、仕女、工匠、乐队、更重要的事她还带去了唐朝的先进的文化技术。这样,蚕从此就在吐蕃安了家,谷物、蔬菜等植物在西藏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赞普尺带珠丹曾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lsquo;合同为一家rsquo;了。”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篇章。
结合中国近代史,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为民族团结作贡献。
一部中国近代史,写满了我们的屈辱,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见证。抵抗外侮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英国侵略者的战火从东南沿海一直烧到了长江下游的沿海城市。1842年7月,英军进攻镇江,为救燃眉之急,清政府急调青州旗兵增援,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青州旗兵协领尹奉额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头部被砍伤两处,肩部连中数弹的情况下,忍疼作战,决不后退。这些旗兵同驻守镇江的老将陈化成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由于他们的并肩作战,团结抗敌,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虽然他们改变不了中国被瓜分的厄运,但是他们却共同谱写了中国近代史的光辉诗篇。
结合中国现代史,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励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发奋读书。
到了中国的现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在这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里,不论是在大革命中,还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不分种族和地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一切为了挽救中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