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实践
——以艾滋病预防干预为例
王 昕
摘要:本文从“公权力”与“私权利”之争出发,以艾滋病预防干预中的“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实
践为例,重点呈现了“公共卫生”这一外生的概念及相关社会设置是如何在我国本土语境中产生、发展的。
同时,就“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在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中的边界等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在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新公共卫生”发展趋向中的多学科合作和视野转换,能够为弥合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割裂状态、促
进健康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健康化提供新的空间。
关键词:公共卫生艾滋病干预公权力 社会边缘群体
中图分类号:C912.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2)05—0115—05
作者简介:王昕,女,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健康社会学、性社会学。
“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实践在不同国别、文化、社会乃至不同公共卫生事件中呈现出可以察觉
到的某些差异性,这需要我们将其具体实践方式、过程、结果纳入到更广阔的学科范围进行讨论并追
加反思。
我国的艾滋病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传染性、致死率以及暂时没有疫苗等特点之
外,其传播途径与特定行为方式的高相关性(诸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吸毒行为等),成为艾滋病“众所
瞩目”的直接原因。同时,全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与贫困、政治经济不平等问题直接相关,引起了
有关国别的巨大讨论。
从“疾病”本身出发,艾滋病的传染性、致死率等是疾病的自然特征;然而,“疾病”从来都不是单
纯的自然现象,尤其是与特定行为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更容易被赋予种种“隐喻”。“疾病作为社会的
符合表征,隐喻人们对于疾病的不同文化理解及其疗病的文化实践,而且这些与疾患相关的礼仪、习
俗、禁忌事实上隐含更深刻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因素。”…桑塔格指出,疾病的隐喻过程是一个双向的
映射结构:一方匝疾病被认为是难以治愈的、并危及生命;另一方面是一些丑恶的、具有道德污名的坏
事物。在“疾病”隐喻发生的过程中,客观的“疾病”与这些坏事物之间建立了某种“相似性”,并通过
道德评价、心理评判乃至政治压迫进行强化心J。
艾滋病的“疾病”隐喻,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道德隐喻指向。在艾滋病出现之前,人们自信于灾
难性的传染病已然一去不复返。所以,当艾滋病出现时,它与偏离行为、道德判断之间呈现出密切的
疾病归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的“疾病”隐喻,也导致了社会中的“他者化”倾向。正如桑塔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1GN003)阶段性成果。
115
格所说,这种“他者化”除了指向因患某种疾病的病人被视为“他者”之外,还包括一种使歧视和敌对
状态合法化的修辞。这也就是为什么艾滋病不仅仅是流行病问题、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文化问
题、社会问题。
面对艾滋病快速传播的现状,我国政府已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艾滋病防
治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明确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呈现出“全民初级预
防、高危群体重点干预”的工作模式,即面向全民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对艾滋病的警觉性及
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针对性工作者、吸毒者人群等艾滋病高危群体(high—risk
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这种针对普通人群(general
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工作重点。从内在逻辑上讲,面对艾滋病问题,“公共卫生”及其公权力实践的
核心目标是:减少乃至阻断艾滋病从高危群体向普遍人群传播的可能性。这其中,就必然存在“公权
利”/“私权利”、中一5,/边缘、多数/少数等一系列看似是排序方式实则为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问题。
一、“公权力”与“私权利:永恒之争
权利与权力,乃构架人类社会制度之脊梁¨J。
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论。从概念上讲,公
权力是指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共团体及其负责人在职务上的权力。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公权
力理解为国家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基于公共利益享有或行使的职务上的权力。私
权利是指以满足个人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连续与间断西地那非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联合RNA干扰TR及TERT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的影响.pdf
- 联合HII和OI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pdf
- 联合部分干扰抵消的TD集群多小区联合检测.pdf
- 联合低血糖生成指数及低血糖生成负荷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pdf
- 联合干预措施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pdf
- 联合干预模式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价.pdf
- 联合转染mdr1和mcl1基因短发夹RNA干扰表达质粒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实验研究.pdf
- 梁启超、胡适、郭沫若学术个性之比较.pdf
- 量子Baker映射的量子仿真及其干扰的动态抑制.pdf
最近下载
- 恢复生态学定义和历史.ppt VIP
- (北师大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秋季开学第一课.pptx VIP
- 01隧道超前大管棚施工.doc VIP
- 2024年中银香港分析报告:深耕本土展望东盟,全球产业布局重塑受益企业.pdf VIP
- 饮食营养与卫生.ppt VIP
- 教学课件 西方文化概论--曹顺庆.ppt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9《寻找安乐窝》译文.doc
- (高清版)B-T 17465.1-2022 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共15张PPT+视频)(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技术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