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术论文
ChinaFrst Do蚝I|corrbmSympos啪
AgriculturalBio-technok)gy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立军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 110161)
生物技术是运用现代生命科学和现代工程学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按照预先设计
改造生物,或利用生物及其组成部分提供有用产品、加工方式及各种服务的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
的生物技术称为农业生物技术,他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育种、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
料的发酵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分
支,对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植物培养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
重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统称为外植体)的技术,广泛
应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基因工程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
面。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简便、设备不复杂,与其他农业生物技术相比投资少、见效快,颇受企
业家的青睐,是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
文就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一讨论。
一、植物快繁技术
植物快繁是利用体外培养方式快速繁殖植物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用其他方式不能繁殖,或繁殖
效率低的植物的繁殖。有时为了保持某一植物品种的基因型的稳定,避免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发生变
异,也采用植物快繁技术。快繁中利用的植物材料主要是茎尖、茎切段、叶片、胚等。植物组织培
养快繁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培养室和温室。快繁可周年进行,技术容易掌
握,繁殖率高。例如1个茎尖经过一年培养可产生几万至几百万个再生植株。该项技术已大规模应
用于番茄、香蕉、草莓等植物的快速繁殖。但是植物组培快繁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产业化方面都
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快繁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还存在着技术障碍。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组织
培养再生植株难易程度差异很大,尽管许多植物都有组培成功的报道,但由于繁殖率低等问题,真
正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并不多。总的来讲,木本植物的组织培养难于草本植物,单子叶植物难于双
子叶植物。对于一些木本植物而言,突出的问题是被培养材料的生根问题。例如,沙棘在组培时就
很难生根。而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系统性不强,这方面鲜有研究,阻碍了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推广
和应用。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展开大规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从植物细胞学、
发育学、生理学角度探索外植体发育的调控机制,建立适合不同类型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
并开发出专用于组织培养的、效率更高的植物生长激素或调节剂。其次,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成
本较高,也是阻碍其产业化的原因之一。再生植株不管是在培养室还是在温室中都需要较严格的温
度控制、湿度控制,较充足的光照和营养条件,能源消耗较大、成本较高。出售价格如果过高,将
影响快繁苗的使用,出售价格若过低,快繁公司的利润空间变小。所以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是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产业化必须跨越的障碍。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完善现有的培养技术,减
·135·
中国首届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论坛文集
ChinaRrst Symposium
AgrtculturalBio-technologyDevelopment
少污染和死株,提高繁殖率;二是优化培养基配方和优化环境控制,减少消耗;三是创立全新的成
本低的快繁模式。突破固有组培快繁模式,应该是未来组培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印度一家实
验室已摸索出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组培快繁技术。据报道,这种技术不需人工照光,只利用太阳
光。具体效果还有待验证。此外,在组织培养快繁中发生变异,使再生苗不整齐也是一个严重的问
题。在组培快繁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一些小型的公司应注意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集中力量搞好~类
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猎豹-CS10-产品使用说明书-2.0T 6MT至尊版 -CFA6460AQ-CS10用户手册1.pdf VIP
- 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加油站安全生产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迅达9300扶梯安装说明.pdf VIP
- 医院信息化管理资金申请报告.docx
- 台达变频器cp2000使用说明书新.pdf
- 第三届全国沼气生产职业技能竞赛广西夺冠-农业部.PDF VIP
- GB15558.3__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3部分:阀门.pdf VIP
- 高速公路项目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清单.docx VIP
- 2025年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大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