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诗学—— 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pdfVIP

苦难的诗学—— 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难的诗学—— 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pdf

第 39 卷第 4 期 2017 年 7 月 Vol.39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7 苦难的诗学 —— 里尔克影响下的王家新及其《回答》 王昭鼎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 摘 要:王家新的《回答》中关于苦难主题的书写,受到了里尔克诗学资源的影响。这一影响具体体现在: 在认识苦难的方面,将苦难指示为黑色命运并坚持了苦难客观存在而亟待认识的观点;在应对苦难的方面,选 择了甘居幽暗并努力不懈的姿态;在反思苦难方面,引入了含混而暧昧的意义结构。 关键词:王家新;里尔克诗学;苦难主题;《回答》 I207.25 A 1009-9115(2017)04-0047-0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4.013 The Suffering Poetics: Wang Jia-xin and His “The Answ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ilke WANG Zhao-d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The theme of suffering in Wang Jia-xin’s The answer is influenced by Rilke’s poetic resources. This effect is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l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uffering, the poet considers suffering as black fate and adheres to the point that suffering is objective and needed to be known. Secondly,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the poet is willing to live in the dark and work hard. And thirdly, in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of suffering, the poet introduces a vague and ambiguous structure of meaning. Key Words: Wang Jia-xin; Rilke poetics; suffering theme; “The answer” 20 世纪 90 年代,诗界兴起了以“作为尺度的 人影响的王家新掌握着丰厚的西方现代诗学资源, 知识分子社会历史批判”与“作为对象的知识分子 且从题记与诗作的具体内容来看,里尔克的诗学在 自我存在反思”为总体倾向的“知识分子写作”潮 本诗写作中有着更为显明的影响。另一方面,私人 流。而作为潮流重镇之一的王家新凭借欧洲知识分 生活失败所带来的破碎感,“历史强行进入视野”的 子话语的思想背景、“运思深邃,笔意沉痛”的诗歌 阵痛感,面对消费主义浪潮的惶惑感及知识分子“边 语言,围绕着批判与反思两大主题,在这一时期进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