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县植保植检站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的工作计划.docVIP

新建县植保植检站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的工作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建县植保植检站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的工作计划

新建县植保植检站2006年工作总结 及明年的工作计划 新建县2006年的植保植检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农业局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全县植保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测预报和防治任务,以及植物检疫、农药监管任务。有效地控制了病虫为害,打击了农药假冒伪劣,维护农资市场;病虫大发之年,未见大灾的大好局面,为全县粮食生产大丰收,取得好成绩。全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325.95万亩,防治面积974.8万亩,经病虫防治挽回损失93130吨。 一.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1.稻瘟病:叶瘟轻发,发生面积500亩,防治面积10万亩次。病叶率高的1.16-7.35%,一般零星发生。穗颈瘟偏重发生,重于去年。已发生穗颈瘟的品种有:先农1号、先农29号、先25号、两优29号、安两优402、德农88、金优1176、湘两优02、两优28、特别是禾盛10号。主要分布在:西山、石埠、樵舍、望城、铁河、流湖、厚田等乡镇。穗颈病发生面积4000余亩,防治面积15万亩次。白穗大量出 现的时间为6月29日—7月1日。发布了“种子消毒处理”、“大田超级送嫁药”、“大田叶瘟防治意见”、“破口期穗颈瘟防治警报” 4次防治意见。 2.纹枯病:纹枯病偏重发生,略轻于去年,早、 中、晚稻各发布两次防治意见。 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略重于去年。偏重发生面积38万亩,防治56万亩。防治田病株高的51.8%,平均13.2%;未防田病株率高的83.39%,平均40.6%.成灾面积120亩,无绝收面积;中、晚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发生面积50.9万亩,防治面积116万亩。防治田病株率9.21—14.67%,未防田病株率47.58-56.33%。成灾面积2800亩,无绝收面积。 3.细菌性条斑病:中、晚稻细条病中等发生,轻于去年,发生面积9.6万亩,防治面积压13.3万亩。8月下旬开始发病,9月上旬达到高峰,期间发布了1次防治意见。防治田病叶率3.29-6.74%,未防田病叶率先12.55-45.97%。 4.稻飞虱:早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偏重发生,略轻于去年,发生面积40万亩,防治面积75万亩。防治田间百丛虫量80-200只;未防田间百丛虫量1800-4500只,其中短翅型成虫0-30只。成灾面积860亩,无绝收面积;中稻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重发,略轻于去年。发生面积14万亩次,防治面积50万亩。7月中旬、7月底、8月中旬分别发布了防治警报。由于秋后气温偏高,造成稻飞虱暴发成灾。成灾面积3600亩,绝收面积50亩 ,防治不好的田百丛虫量10000-18000只,个别高的80000只,防治好的百丛虫量子400-700只;二晚稻飞虱重发,略轻于去年。发生面积54万亩,防治面积180万亩次,成灾面积2200亩,绝收面积320亩,发布了二次防治意见,并发出了防治预警,及一次防治警报。防治不好田百丛虫量4000-13000只,个别高的70000只,防治好的田后期百丛虫量300-500只,为害高峰期9月下旬。 5.稻纵卷叶螟:第一代稻纵卷叶螟轻发,卷叶率在正0.02%-0.18%。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4万亩,防治面积70万亩次,成灾面积2200亩,绝收面积50亩。防治田剑叶卷叶率0.5-11.7%,未防治田剑叶卷叶率20-40%,少数贪青田超过90%。灯下蛾高峰6月21日,田间蛾量50-520只,平均230只。6月18-22日进行了第一次防治,6月底对贪青的中熟早稻及迟熟早稻进行第二次防治。灯下5月6日始见,第一峰6月15日,第二峰6月22日。6月下旬发布了一次防治意见。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重发,相似于去年。发生面积13万亩,防治面积40万亩次,成灾面积60亩。发布了一次防治意见及一次防治警报。田间卷叶率控制在1.6-11.5%之间。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发生面积45万亩,防治面积90万亩次。由于世代重叠,田间蛾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发布了二次防治意见及防治警报,防治田剑叶卷叶率0.3%-6.5%,防治不力的剑叶卷叶率14.8%-31.67%。 6.二化螟:第一代二化螟偏发生,发生面积48万亩,防治面积70万亩次。防治田枯心率0.1%-1.06%;未防田枯心率1.7%-7.43%,平均2.45%。灯下盛蛾期4月4日-5月3日,高峰4月24日。4月台20日发布秧田防治意见,4月27日发布大田防治意见,在5月上中旬安排了二次防治。第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轻于去年。发生面积10%,防治面积30%,6月底发布了一次防治意见。防治田白枯穗0.12-0.26%,未防田白枯穗率1.1-2.8%。中稻偏重发生,轻于去年。发生面积13万亩,防治面积40万亩次,发布了二次防治意见,大部分农户防治2-3次。未防田枯 率高的12.28%,平均5.28%;防治田枯心率0.1%-0.36%,平均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