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争光作品中的陕西关中方言词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杨争光作品中的陕西关中方言词研究
大理大学文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杨争光作品中的方言词进行收集整理,根据词性和使用频率将其分为方言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发现在创作中使用关中方言词,能使作品读来更有地域文化色彩,更能凸显出他笔下西北农民们直爽豪迈的性格,展现了浓厚的陕西关中农村气息。
【关键词】杨争光;作品;关中方言;研究
杨争光,1957年生于陕西乾县,现居深圳。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极其注重陕西方言词汇的使用与融入,一个个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的陕西方言词被杨争光运用得十分鲜活。他绝大多数小说都是以这片黄土地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以这一方土地的乡民为主要人物形象,体现了陕西关中地区浓厚的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1陕西关中方言概况
陕西,这个独特的地区在数千年来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中,以及在历史长河中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影响下,形成了独有的语言的发音、词义和语法,并产生了关中、陕南和陕北这三个方言分区。人们经常说的“陕西话”是狭义的,指的就是关中话,它属于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是东府方言、西安方言和宝鸡(西府)方言。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一带。随着时间的流逝,构成关中方言的基本结构和词汇,发展得较为缓慢,形成一种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它在负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具有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
2作品中的陕西关中方言词分类
杨争光作品中的陕西方言词数量还是很可观的,本文将作品中的方言词提取、分类,根据词性和使用频率将之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代词进行研究。
2.1名词
关中方言的名词使用极其普遍,所以数量繁多,这里只举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少量名词。
(1)芽子是那种很会长的女子娃,眉眼儿身条儿都往好处长,越长越好看。
(《驴队来到奉先畤》)
女子娃指女孩子。这是一个特有的方言称谓名词。在关中方言中,“lsquo;娃rsquo;的使用频率极高、范围也很广,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如把小猪小兔称作lsquo;猪娃、兔娃rsquo;。关中人称别人,尤其是长辈称呼小辈时喜欢在被称呼人名字后附一lsquo;娃rsquo;字。”[1] 常用“X+娃”的搭配。
(2)太阳像圆圆的红柿饼。(《老旦是一棵树》)
柿饼指把柿子削皮,拴成串挂晒多日,然后放入缸内,压成饼状发霜的一种果脯类食品。
(3)磨面,磨五斗面,我要给全村的人喝一顿糊辣汤!(《老旦是一棵树》)
糊辣汤指西安回民传统早点食品。把牛羊肉汤加入淀粉、多种蔬菜、肉丸子、花椒、胡椒、麻辣粉等调料制成。吃时根据个人口味另加辣椒、香油,泡饦饦馍。
(4)然后,他们就提出来几把铁锨,追赶着把它们一个一个铲死,或者拍死。《老旦是一棵树》)
锨指一种拆土、扬场、铲东西的工具,有板状的头和把儿。
(5)一头拉碌碡的驴戴着笼嘴在麦草上站着,很安静,也很孤独。《驴队来到奉先畤》)
碌碡,现代汉语读音为(liugrave; zhou),俗称“石滚子”,是关中地区的一种农具,用来碾平场地,使谷物脱离。
名词是陕西人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中必不可少的词汇,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食物方面中就有“锅盔”、“花卷”、“缠缠”、“搅团”、“甑糕”、“豆腐脑”等,种类繁多;穿戴方面就有“布衫”、“裤带”、棉鞋叫做“窝窝”等;表示方位的如“制达”表示这里,“雾达”表示那里,“啊达”表示哪里等;时间名词如昨天叫做“夜儿个”、前天叫做“前儿个”、“后儿个”表示后天、“明儿个”表示明天等。这些只是陕西关中方言名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2.2动词
杨争光作品中运用了数量可观的方言动词,使其作品中的人物更有关中人的“憨”气。
(6)老旦和大旦一前一后领了一碗粥,圪蹴在一个土堆背后喝着。(《老旦是一棵树》)
圪蹴指人两腿向下弯曲,屁股不着地。
(7)在他看来,这时候还说这样的话,就不是拉闲话也不是犟嘴了,而是纯粹的扯蛋。(《驴队来到奉先畤》)
犟嘴指顶嘴,强辩。
(8)芽子把身子趔到一边了,哭得更厉害了,抹不完的眼泪水。(《驴队来到奉先畤》)
趔指走开,让开。
(9)你硬说她是你媳妇人家往你脸上唾!(《驴队来到奉先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