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厂厂长先进事迹材料
艰苦创业 奉献社会
———记通许县大岗李乡三王食品厂厂长ⅩⅩ
ⅩⅩ,男,汉族,出生于1984年8月,中共党员,中专毕业后,在深圳龙泉食品有限公司打工,三年的打工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食品加工和销售经验,2003年回到家乡大岗李乡三王村,自筹资金建起了三王食品厂,开始了创业之路。几年来,他凭借着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紧紧抓住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以诚信经营,带富一方百姓为己任,致富不忘回报社会,他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他经常告诫自己:“我是农民的儿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响应党的号召,为当地群众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推动大岗李乡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少年立志,艰苦创业
因为自小在农村长大,他深知农民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从学校毕业后,他就萌生了独立自主,自己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他少年便立志要艰苦创业,依托家乡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在食品加工方面作文章。在龙泉食品厂打工期间,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耻下问,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食品加工技术,同时还向年轻的销售人员取经,在完成份内工作之余,努力学习食品方面的知识,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掌握了一系列的食品加工和食品销售经验,2003年春,在本地经过认真考察,决定在本村兴建三王食品厂,为本地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创业之初,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土地和资金,经过多方协调,他租赁了本村30亩地,除了打工挣来的积蓄以外,又向亲戚朋友借来了15万元,最终通过到深圳买来生产设备,盖起了10余间标准厂房,建起了2条生产线,招聘本村及邻村50名员工,使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
二、规范管理,产销两旺
他利用在深圳打工几年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新招聘员工上班前夕,他充分利用在原深圳龙泉食品有限公司人熟路广的优势,带领新员工到该公司进行为期7天的观摩学习。回到自己的厂房后,又从外地聘请食品专家对员工从制作原理到独立操作进行系列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正式上岗,不合格者重新培训,再次考核不合格,取消聘用资格。
在销售方面,对刚刚生产出来的主导产品---麻花,他采取各种各样的渠道进行宣传和销售。他组织销售到市、县社区和集贸市场让过往人们免费品尝,品尝后,请他们提出中肯意见,回厂后对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而后请食品厂技术人员进行改进,使口感更加符合大众口味;另外,他还带领员工参加北京、广州、郑州等地举办的食品博览会,了解同类产品之间的差距,查找不足,努力使该产品一上市就好品如潮,订单纷纷而来。2007年,他又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在春节等假日期间推出面点等系列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的品类,又增加了市场容量,尽而提高了生产效益。目前,三王食品厂年生产麻花30吨,面点等20吨,年销售额达1000万余元。
三、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他经常说:“农民是我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挣了钱一定要为家乡父老做点事情”。2007年春节前夕,他了解到村中五保老人王建立家中生活困难,便主动买了米、食等慰问品去看望老人,并给了他200元慰问金。为了让全村老年人过一个祥和的春节,自2007年以来,每逢春节他为本村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发放100元现金,还为特困户送去米、油、面等生活用品。在关怀老年人同时,他深深地知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在2008年三王村小学放暑假期间,他花费1万元为本村上学的孩子们购买课外书籍和体育用品,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2011年,三王村两委积极“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修建该村下水道,在筹资过程中,他听闻此事,自愿捐助2万元现金,受到了三王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都夸他为村里办了好事。
2012年的一天,他到市里参加招商会,会后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偶遇一名病重儿童因家中贫困而无法正常治疗,医院一直在催缴医疗费,了解情况后,他不假思索,当即拿出3000元现金,交给孩子的父母,临分别时,他留下自己的名片,反复叮嘱孩子的父母,孩子还小,看病重要,钱如果不够,一定要及时和他联系,千万不能耽误孩子的病情。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他总淡淡地说,我这是小本生意,多亏大伙的帮忙和支持,这两年,为村里群众办了点小事,以后等厂子规模大了,赚钱多了,多给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谈到长期打算,他信心百倍,豪情万丈,他打算三年内更新现有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再上两条生产线,努力使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在自己盈利的同时,也让当地的群众腰包鼓起来,他表示,人富不能忘本,今后要继续热心公益事业,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做一个当代有志青年,努力展现当代青年企业家的风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