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docVIP

二十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 标 题: 二十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3年05月19日02:09:22 星期一) 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 -------------------------------------------------------------------------------- 作者:汪龙麟 [2001-7-22 8:49]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出现的又一 部影响颇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然该书在20世纪引起学界重视,是80年代后的事,在此 前的数十年间,专文论及者甚为寥寥,各种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中,除鲁迅《中国小说 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二书外,对《阅微》多只是泛泛介绍,且以否定意 见居多。80年代后,学界对《阅微》却表现出浓厚兴趣,相关论文在50篇以上,且不乏 溢美之词。 一、思想倾向评价 一部《阅微》,并非如作者在《滦阳消夏录》小序中所称,是书之撰,不过是“追 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这自是纪氏故设“障眼法”的“小说家言”,否则何必积十 年之功而为之?然作者之写作用心为何?自清以降之学者,出于不同的文化学养和批评 视角,结论也各各不一。 清季学者,多着眼于该书的“劝惩”之旨,并极力揄扬。嘉庆五年(1800),纪昀 门人盛时彦为《阅微》所作序中即认为: 《滦阳消夏录》等五书,@①诡奇谲,无所不载,洮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 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才子佳人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 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亦华实不同之明验矣[1]。 明指其书以救世为本志,且崇仰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看法在清人的《阅微》批评 中颇具代表性,如郑开禧为《阅微》所作之序中,也认为该书“词意忠厚,体例谨严, 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谓是非不谬于圣人者欤?虽小说,犹正史也。”[2]亦着眼于“劝 惩”,并视如正史,评价不可谓不高。 与上述看法不同,曾国藩认为《阅微》一书“好虚构万一或然之事,鬼魅无稽之言 ,执为确据,以仇视习常守理之讲学家,讥谤笑侮,不遗馀力”。(《姜露庵杂记》) 曾氏肆力于古文,甚恶小说之“虚构万端”,故对《阅微》中的“鬼魅无稽之言”极为 反感,这也恰正说明曾氏敏锐地觉察到了《阅微》与史不侔的小说特性,尤其是指出该 书对“讲学家”的讥侮,并非一味卫道,从反面揭示了《阅微》的矛头所向。 民国时期,学界于《阅微》甚少致力者,各种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于《阅微》多不 予置喙,偶有论及,也只是于《聊斋》之后略缀数语,且多袭前人,鲜有发明。值得一 提的是鲁迅,他于1923年成书的《中国小说史略》,指出纪昀“盖不安于仅为小说,更 欲有益人心”,是书“于宋儒之苛察,特有违言,书中有触即发,与见于《四库总目提 要》中者正等。且于不情之论,世间习而不察者,亦每设疑难,揭其拘迂,此先后诸家 所未有者。而世人不喻,哓哓然竟以劝惩之佳作誉之”。[ 3]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 迁》一书中,鲁迅还对纪昀攻击理学的“魄力”击节称赏:“他很有可以佩服的地方, 他生在乾隆间法纪最严的时代,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 当时的眼光看去,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一个人。”[5]鲁迅之论, 廓清了笼罩在《阅微》 上的哓哓之说,尤其是将《阅微》与《四库提要》相比照,以洞察纪昀撰著笔记小说的 真正意图,并且给以充分的估价,是极具卓识的。 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几部颇有影响的文学史著,在评述《聊斋》之后,几都要为《阅 微》花些笔墨,然在具体评价上却是众口一辞,即均视该书为《聊斋》之仿作,而在思 想上则极为“反动”和“落后”。如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批评该书“或者宣传 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或者宣传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充满腐朽反动的内容”。[6 ] 80年代后,对《阅微》之思想内涵的体认,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综观诸家之论, 大致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与五六十年代学界的看法大致相近。不同的是,本期持此看法者多喜将 《阅微》与《聊斋》相比较,并进而探讨纪昀之创作动机和《阅微》之思想倾向。王渭 清《〈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7]一文,在将两部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 进行比较后, 认为《聊斋》是蒲松龄寄托孤愤之作,作者借花妖狐魅,大胆揭露批判了 丑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阅微》“基本内容是宣扬封建道德和因果 报应的”,“总的主题是‘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就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劝善惩恶,以达到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目的。”王先霈也认为《阅微》的文学成就远不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