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障碍临床用药PPT
;精神障碍临床用药;;我国有各类重症精神病人
1600万 ;梵高《星夜》,充满忧郁精神和悲剧性幻觉;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常\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多发病于青壮年
“分裂” : 精神活动和行为与客观现实相脱离为主要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幻觉、妄想)为主,正常功能的夸大或歪曲,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离奇行为等
Ⅱ型: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为主。正常功能的减弱或丧失,思维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疏远群体等;李某,男,42岁,一年前因生意失败,寄居在父母家。一个月后发现街坊邻居常常“话里有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怀疑自己的房间开始被别人录音、摄像。有一天,听到脑子里有一个自称“国家安全部少校”的人同自己讲话,称其为“世界头号通缉犯”??正在对他实施监控。后又出现一个自称是“老书记”的女声为其辩解,说患者是个好同志。两人的争论让患者不胜其烦。于是,患者多次走访各个政府部门,要求“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给世界各大报社写信,申诉自己“受人迫害”的经过。;刘某,男,29岁,生性内向腼腆,胆小。25岁开始相亲,先后见过17位姑娘。最初会面时,患者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后患者只穿工作服会客,见面时低头看地,不发一言。同时工作能力逐渐下降,从技术工到保洁员到门卫,最后病休在家。入院时,低头呆坐,对大多数问答无反应,偶然点头、摇头表示意见,在病房独处一处,基本不与他人交往。;【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
发病高峰男性15-24岁,女性25-29岁;而且女性更年期前后还有发病的小高峰。
女性患病率总体上高于男性,且35岁以上年龄组明显,男女比例为1:1.6。
我国资料显示,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无论城乡,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目前全国约有精神分裂症病人800万人,且年增长30万,其中10%有肇事肇祸倾向。;【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因素
Kety和Matthysse的资料(1988)指出,一般人群患病率1%,父母之一为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12%,父母均患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39%。表明遗传因素或遗传背景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患病危险率;DA假说; 黑质纹状体通路
(部分锥体外系症状); ;多巴胺拮抗剂:阳性症状与不良反应; 多巴胺拮抗剂:阴性症状;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GABA神经元的退变
NA功能不足
新近提出的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等;【治疗学的发展】;美国 本杰明·纳什(Benjamin Rush)
“放血疗法”与“镇静椅”; ;精神分裂症治疗目标的演变;【治疗的目标】;【治疗方法】;经典抗精神病药 ;常用的经典抗精神病药;二、特点;氯丙嗪用法;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D4亚型受体,而对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2和D3亚型受体亲和力小,故锥外体系反应轻。
阻断5-HT2A受体
还能阻断α1、M1、H1受体
又称作:多受体拮抗剂;1.作用强、见效迅速(1周);
2.抗精神病作用强,可改善精神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对其它药物无效的病例仍有效;
3.优点: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亦不致内分泌紊乱
4.缺点:
流涎(明显,常见,且无处理办法)
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导致粒细胞减少(8-10‰),故不作首选药;利坦色林;利培酮:维思通
1.阻断5-HT及D2受体(对胆碱受体、组胺受体作用弱)
2.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效,对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亦有改善作用
3.有效剂量小,用药方便,锥体外系反应及抗胆碱样作用弱
4.可作为首选药物;5. 用法:
成人用量,第一天1mg/次,2次/d。第二天2mg/次,2次/d,第三天3mg/次,2次/d。维持此量。(应用时间较短,正在积累经验);【优点】
1. 对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能力均有治疗作用
2. 椎体外系反应及高催乳素血症减少
3. 迄今未发现过量中毒报道
【缺点】
1.可能多于第一代药物的不良反应:体重增加、血糖增高、血脂增高、粒细胞减少等;药物合理应用;2. 合理用药;抗精神病药物疗程示意图;3. 监测不良反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何看待药物的副作用;【病程及预后】
多数为间断发作与持续病程两类。
1/5发作一次后终生不发作。
近50%患者曾试图自杀,10%死于自杀。
首次发作的患者经治疗,75%可达到临床治愈。
首次发作者5年内复发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疗复发的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大约60%的患者可达到社会性缓解。
有利于预后的非治疗性因素:起病年龄较晚,急性起病,阳性症状为主,人格正常,病前社交良好,无家族史,有明显精神诱因,家庭和睦,女性预后好于男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