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癌患者的护理查房规范PPT
胃癌护理查房 时间:2014年02月 地点:肿瘤康复科 主持人:白护士长 责任护士:刘婵 胃癌护理查房 病情简介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 病情简介 姓名:谭XX 床号:26 住院号:391664 性别:男 年龄:69 入院时间:2013年12月11日 入院诊断:胃癌根治术后 入院生命体征:T: 36. P:113次/分 R: 23次/分 BP:98/67mmHg 病情简介 病史回顾(history review):患者腹痛半月,于2013年11月25日在湘雅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腹胀,于2013年12月7日再次剖腹探查,盆腔肠管粘连。 入院时:鼻腔有胃肠减压管一根,引流通畅,引流出黑色液体250ml;右侧腹部可见3根引流管,分别为右膈下,交压孔,盆腔,引流均通畅,未见液体流出;左侧膈下可见一引流管,引流通畅,引流出液黄色液体400ml。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禁食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营养缺乏及长期禁食有关; 3、 有皮肤粘膜受损的危险:与卧床有关 4.有导管滑脱的危险 5、睡眠状态紊乱:与翻身时疼痛有关; 6、恐惧和焦虑 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7、疼痛:与手术有关; 8、潜在并发症:胃出血、胃瘫、肠梗阻 护理问题 9.知识缺乏 缺乏与胃癌治疗和护理相关的知识 10.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幽门梗阻导 致严重呕吐有关 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 .静脉营养支持 注意保护好血管,遵医嘱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 .营养监测 监测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 护理措施 2.活动无耐力: .护士应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需求。 .告知家属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同时防止病人坠床。 .遵医嘱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输注维生素,氨基酸等,必要时输血以增加红细胞。 O:12月20日病人能在帮助下自行翻身,精神状态较前好转。 护理措施 3.有皮肤粘膜受损的危险 勤翻身,勤检查并按摩受压皮肤。 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整洁。 上气垫床,减轻局部受压情况 护理措施 4、有导管脱落的危险 . 妥善固定引流管,加强巡视,定时挤压,注意无菌操作 . 告知患者引流管的重要性,以及翻身下床时的注意事项;并给于防导管脱落的标示,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 及时评估患者的情况,及时拔管 O:患者未发生导管脱落 护理措施 5.睡眠形态改变 做好晚间护理,睡前擦身; 保持病室空气的清新; 减少陪人,按时关灯,避免情绪激动,可听轻音乐放松心情 睡眠时取舒适卧位,病室温度及盖被厚薄适宜; 夜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睡眠的因素。 护理措施 6:恐惧和焦虑 .关心、体贴病人 .尽量满足病人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加强监控,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配合,避免意外发生 .各项操作技术动作轻柔、熟练给病人以信任感,及时为病人提供有利于治疗的信息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 O:患者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 7.疼痛: .休息与活动 卧床休息。 .病情观察 观察疼痛情况,生命体征及感染征象。注意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是否伴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吞咽困难、呕血及黑便等症状 护理措施 8.潜在并发症: 观察引流物及排泄物颜色性质; 监测血压; 经常按摩腹部,防止肠黏连引起肠梗阻 禁食胃肠减压 护理措施 9.知识缺乏 .病人入院后,热情接待,介绍科室环境,减少其陌生感,紧张感。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采取任何方式向医护人员或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 .加强沟通,给予心理安慰,说明治疗后可缓解,鼓励家属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O:患者基本掌握该疾病的治疗方案,相关药物及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0.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补充容量,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适量补液 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多食优质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低盐饮食,少食霉变粮食、咸菜、烟熏 腌制食品。癌前状态者,定期检查。 2.生活指导:指导病人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根据病情和体力,适量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口腔、皮肤黏膜的护理,防止继发性感染。 3.疾病及用药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早期识别并发症;合理用药,防成瘾;定期复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