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PT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绪 言;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办法》的三大特点;共6章59条,包括——
总则
组织机构和职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组织机构和职责:
二级以上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配备抗菌药物等相关专业的临床药师。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的临床微生物室。
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证
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治疗用药的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治疗用药的给药原则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治疗用药的用药疗程;治疗用药的给药原则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限制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条件;加强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接受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不低于80%。
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措施。;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认真开展处方点评
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
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用药不适宜处方
适应证不适宜的;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不规范处方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适应证
严格控制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应考虑:
某类(种)感染病原谱及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
耐药情况
感染部位
病情;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重视并加强类手术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第三章 抗菌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