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及常见疾病的定位诊断课件.pptVIP

神经传导及常见疾病的定位诊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一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颤搐。 * 此环路是锥体外系中又一重要的反馈环路,人类最为发达。由于小脑还接受来自脊髓的本体感觉纤维,因而能更好地协调和共济肌肉运动。上述环路的任何部位损伤,都会导致共济失调,如行走蹒跚和醉汉步态等(图19-11)。 * 大脑A分为:皮质支— 皮质各层及髓质浅层 中央支— 脑髓质深层(内囊) 基底核、间脑 * * 讨论 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表明皮质脊髓束受损,右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表明皮质核束受损。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丧失,而其他感觉丧失则表明脊髓丘脑侧束、三叉丘系、内侧丘系受损,其感觉传导路受损的部位是在丘脑以上。双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发生在左侧视束以上的部位受损。由以上综合分析可推断其病变在左侧内囊,根据起病急的病史,为血管病变出血所致。临床诊断为左侧内囊出血。 * 病例 5 男,6l岁,于数周前突然昏迷不醒,意识恢复后,出现右上、下肢瘫痪,舌活动不灵活。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Babinskin征阳性,无肌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舌肌明显萎缩。身体右侧(除了面部外)本体感觉和两点辨别觉完全丧失,全身痛、温觉正常。 * * * 讨论 患者伸舌时向左侧偏斜,舌左半肌肉萎缩,表明左侧舌下神经受损;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是皮质脊髓束损伤;结合舌下神经损伤情况,推测病灶部位在延髓舌下神经出脑水平,同时损伤左侧舌下神经根和锥体束。由于病灶向背侧伤及左内侧丘系(图17-127),因此出现身体右侧(除面部)本体感觉和两点辨别觉丧失。根据起病急的病史,为血管病变所致。诊断为舌下神经平面的交叉性瘫痪。病变是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累及延髓左侧舌下神经根、锥体束和内侧丘系。 * 病例 6 男 ,50岁,于数周前突然头晕倒地,但神志还清醒。随后出现语言不清,右手运动不协调。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上、下肢运动不协调,但肌力、肌张力和反射正常。右侧软腭和声带瘫痪,腭垂偏向左侧。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倾向右侧。右侧面部和左侧躯干和肢体痛、温感觉丧失。其他感觉正常。 * * * 讨论 临床诊断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症),由于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累计延髓有背外侧区(图17-128)。患者由于病灶损伤脊髓小脑束,而出现同侧共济失调,且在两足靠拢闭目站立时身体倒向病灶侧。软腭和声带瘫痪是损伤同侧疑核引起。病灶波及三叉神经脊束和脊髓丘脑束,故发生同侧面部痛、温觉和对侧肢体痛、温觉丧失的交叉性感觉异常。 * 病例 7 年轻女子,18岁,一天忽然晕倒,不省人事达几个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检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丧失,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眼裂以下面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唇、舌能够运动,发音无障碍,但不能说出规则的言语。其他无异常。 * * 大脑中A 大脑前A终支 大脑后A终支 * 视区 * 讨论 右上肢以及面肌和舌肌瘫痪,表明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图17-132)。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仅出现右上肢瘫痪而右下肢正常,只有在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部受损才会出现。此部前方为运动性语言中枢的位置(优势半球的区),故此区同时受损,患者虽仍能发音,但丧失了说话能力。诊断:运动性失语症,是由于供应此区的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血栓所致。 * * 周围感受器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成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元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位,最后至大脑皮质高级中枢,产生感觉。另一方面,大脑皮质将这些感觉信息分析整合后,发出指令,沿传出纤维,经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到达躯体和内脏效应器,引起效应。因此,在神经系统内存在着两大类传导通路conductive pathway:感觉(上行)传导通路sensory(ascending) pathway和运动(下行)传导通路motor(descending) pathway。从总体上说,它们分别是反射弧组成中的传入和传出部,但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 *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所谓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