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卷 洪健尔等: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提取技术研究 287
活性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之一。
上述大量动物药理实验及I临床医学研究实例证实,大型真菌人工发酵菌丝体(包括菌质及发酵液)和
天然或人工栽培的子实体药用效果相同。因此,用固体发酵菌质和液体发酵菌丝体及发酵液取代子实体作
为人药部位制成的多种制剂对人体的保健或临床应用效果并不亚于天然野生和人工栽培的子实体。而生
产中用固体发酵与栽培子实体相比。具有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方法简便、生产周期短、经济有效等特点。
但目前在生产中也存在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在发酵条件、发酵时间(发酵终点)等方面没
有一个公认的通用标准等问题。食(药)用菌菌质的综合作用机理,基质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等还有待今
后深入研究解决。
【参改文献】
【l】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林树钱。王赛贞,林志彬,段木灵芝与代料栽培灵芝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福建省药用真菌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福
州:福建省微生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2003(8)
【3】郑建仙.功能性食品(第三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陈可冀,李春生,新编抗衰老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f51尤新,功能性发酵制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李洁莉,陆玲.陈坤等,猴头菇及其药物制荆腺苷等药成分分析,中国食用菌,2002(3):32
【7】陈士瑜,陈海英,簟菌医方集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杨庆尧,云芝糖肽(PSP)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食用菌,200l(增刊):273
【9l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lo]许瑞祥,灵芝制品介绍及台湾研究现况,食用菌,2001(增刊):276
【ll】游明乐,林杰,血脂通活性成分与调节血脂功能的机理剖析。福建省药用真菌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福州:福建
省馓生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2003(8)
【12]蔺丽.方能虎,吴旦,灵芝的主要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中国食用菌.2002(3):38
【13]凌关庭.保健食品原料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4]林树钱.中国药用菌生产与产品开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5]陈勤.中药美容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THEACTIVE
CONSTITUTENTSOF ANDTHEIR
EDIBLE(MEDICINAL)MUSHROOMS
NⅡ£DICINALAClⅡON
LINJielYOU
Ming-Le2
oF
ResearchInstitute JianWOU ResearchInstituteofBio-
(1Fujian LightIndustry,Fuzhou,350005;2FujianQingfeng
logicalTechnologyJianWOIJ,353100)
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提取技术研究
洪健尔1 林建松2林东星3
(1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州350001
2福建省食用菌技术开发公司福州3500023福州东
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福州350002)
擒要:研究了以灵芝为主的药用菌精深加工的提取技术.含蒸煮、蒸发、干燥三大环节。采用蒸煮罐、加热罐封
闭循环;挥发性气体水冷却后回流罐内;抽真空、减压降温,达到原香原味的目的;采用改静态蒸煮为动态蒸
煮,蒸煮液体外循环;蒸煮物压榨脱水.达到提高得率2-3%左右的目的;采用提高雾化器转速和雾化室夹套
风冷、加热汽扫装置,并将雾化干燥后的粉末迅速降温。抽湿避免粘结。可不添加或少添加辅料使提取物纯度
达到或接近100%的目的。
关键词:食药用菌深加工提取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