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看待“黄芩安胎”说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正确看待“黄芩安胎”说
沈继红1 张国楠2 唐琳1
(1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75)
(2四川省肿瘤医院 610047)
【摘要】黄芩安胎之说由来已久,但其性味苦寒,笔者认为不能滥用,中医治病理论精华为辩证施治,在黄芩安胎的使用中同样不离此宗。
【关键词】黄芩 安胎 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49-01
朱丹溪《丹溪心法》有言:“产前安胎,白术、黄芩为要药也。条芩,安胎之圣药也”。中药学教材中对于黄芩的功效明确定义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以至于“黄芩安胎”的特殊功效在广大中医工作者脑海中深深植根,且广泛运用。然而,黄芩性味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似乎从性味和归经看来,并不太适合安胎,那么“黄芩安胎”说真的屡试不爽,毫无禁忌吗?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查阅文献,发现丹溪所言黄芩安胎,实则常与白术同用,且其详细阐述如下:“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侧重于黄芩清热凉血之效,且《纲目》言其:“得白术,安胎”。《中国药典》中白术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并言其性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1]。妇人有妊,需以血养胎,而脾为后天之本,倘脾虚失其健运,则运化失职,无以生精化血或脾虚生湿,致腹胀腹泻,痰饮眩悸,水肿或脾气亏虚,摄津乏力,致自汗津亏等,胎自难安。即使无脾虚症状,用白术来健运脾胃也未尝不可。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已证明,白术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同时具有抗菌作用[2-4]。由此可见,白术安胎,确无疑议。
清代医家尤在泾在《金贵要略心典》[5]中言:“丹溪称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夫非芩术能安胎,湿热去而胎自安矣”。 朱丹溪虽提出“黄答、白术为安胎圣药”之说,但他在《格致余论?胎自堕论》中“予见贾氏妇,但有孕至三个月左右必堕,诊其脉左手大而无力,重取则涩,知其少血也。以其盛年,只补中气,使血自荣,时正初夏,教以浓煎白术汤下黄等末一钱,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而生,因而思之,堕于内热而虚者于理为多,曰热曰虚,当分轻重,好生之工,幸毋轻视”由此可见,其对黄芩安胎的使用是辩证的,即“内热而虚”,此方中“虚”显然是白术的治疗范围,而热则为黄芩所治矣。《本草求真》也言:“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且得白术、砂仁以安胎。”而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安胎方“当归散”和“白术散”,前者为血虚湿热而设,方中黄芩清湿热以安胎;后者则针对寒湿所致胎动不安,未见黄芩等寒凉之属。这是否可理解为仲景也认为使用黄芩安胎需辩证施治,而非盲目用之呢?
笔者自忖,白术偏温,而黄芩性寒,二者合用,偏性或可互补而使温燥、寒凉之性皆不致太过,且可纠正人体本身的虚、热,也不失为一种理解方式。李志花[6]在其《白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言泰山磐石散:“方中取白术苦甘温,健脾祛湿,助脾运化,黄芩坚阴清热,二者相合,一补一泄,一苦温一苦寒,相互制约,调和气血,使气血平和,以达安胎之效”,与笔者之思不谋而合。刘金星[7]教授在其自拟补肾安胎方(桑寄生、菟丝子、阿胶(烊化)、炒续断 、炒杜仲、炒白术、黄芩、砂仁(后下)、苎麻根、枸杞、仙鹤草、莲房炭)中注解:“炒白术健脾益气,以后天养先天,生化气血以化精;黄芩既能清热安胎,又能制约诸药温补之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重在突出“清热”而安胎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黄芩安胎与白术同用的方剂非常之多,如妊娠伤寒所用羌活汤[8](羌活、白术、防风、川芍、白芷、黄芩、甘草、细辛),言其“解利伤寒,不论何经所难,不能尽解,亦无坏证,尤宜妊娠”;治妊娠伤寒,恶寒发热,内有烦渴,小便赤沥,邪在半表半里证用黄龙汤[8](柴胡、黄岑、人参、甘草)加白术;内受热毒、胎前潮热气痛所致胎动,用五苓散[9](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加黄芩;胎前小腹作痛、口燥咽干,更伤生冷所致阴阳不和胎前发热的胎动不安用草果汤[9](川贝、茯苓、青皮、白术、柴胡、黄芩、草果、甘草);然无一不为热证,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使用黄芩需辩寒热。
当然,寒热不明显的其他胎动不安证也有,从胎动不安的证型来讲除血热证外有还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瘀证等,以补肾、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类方剂为主,鲜见黄芩出现,然白术确在这些方剂中屡见不鲜。如
文档评论(0)